- 鉴赏
这首诗《岁暮怀人诗(其三)》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已逝奸佞之人的讽刺与对贤能之士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于公正与人才价值的深刻见解。
首句“既死奸谀胆尚惊”,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描绘了那些曾经为非作歹的奸佞之人在死后仍令人心存畏惧的形象。这里的“胆尚惊”不仅指他们的恶行令人畏惧,更暗含着对后世之人警示之意,提醒人们要警惕邪恶势力的潜在威胁。
次句“四夷拱手畏公名”,则转向赞扬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声望,使得四方异族都心存敬畏。这不仅是对个人威望的肯定,也是对道德力量的颂扬。
第三句“一篇荐士通天表”,进一步强调了推荐贤能的重要性。通过一篇推荐信,就能将人才的价值传递至最高层,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以及推荐机制的高效。这里不仅赞美了推荐者的慧眼识才,也暗示了人才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一句“独尔怜才到鲰生”,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深切关怀,不论其地位高低,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精神,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才华与品德都应得到公正对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揭示了社会中善恶并存的现象,又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公正评价与推荐人才的价值。黄遵宪以深邃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理之写六十小像
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送周文襄公乃孙廷器以画像验塑还吉水
土田亘江东,揆赋亿兆计。
其多由寸入,所在敢遗地。
太祖太宗时,稽敛或未备。
偫收信长属,饕公馂私费。
习久遂玩刑,忘身殉于利。
逋迨八百万,空牍劳记注。
岁饷常不及,日究常不治。
文襄应简命,妥济受斯寄。
公知法禦患,法疏患乃致。
诲盗在慢藏,覂驾在失御。
尽斥宿渔手,令民必躬输。
升斗举在公,庾储复官涖。
登积充旧典,罔耗有攸裕。
所羡亦不訾,陈因年相次。
户庸及公需,凡百资其出。
于时民乐生,朝廷无顾虑。
斡转一时机,扫荡滋深弊。
如器之阽倾,援拯暇不遽。
革茹谢苛猛,振蛊匪敛聚。
公薨五十年,遗政已莫据。
后继亦多贤,措设各有异。
溯惠不可诬,于久乃有祀。
庙貌欲追惟,岁月蔑省记。
公姓携绘影,按之求肖似。
外肖衷未然,有愧六二比。
才局负心胸,仁义具肝肺。
智谞周聪明,力量发意气。
不然是非间,耳耳茅三四。
我喻操镘工,斯得谓能事。
工答毋深求,神般不载世。
我闻发咨嗟,时哉则殊势。
秋风振江介,白露草木瘁。
游子思故乡,怀图渺西骛。
往矣不可留,欲赠言莫既。
《送周文襄公乃孙廷器以画像验塑还吉水》【明·沈周】土田亘江东,揆赋亿兆计。其多由寸入,所在敢遗地。太祖太宗时,稽敛或未备。偫收信长属,饕公馂私费。习久遂玩刑,忘身殉于利。逋迨八百万,空牍劳记注。岁饷常不及,日究常不治。文襄应简命,妥济受斯寄。公知法禦患,法疏患乃致。诲盗在慢藏,覂驾在失御。尽斥宿渔手,令民必躬输。升斗举在公,庾储复官涖。登积充旧典,罔耗有攸裕。所羡亦不訾,陈因年相次。户庸及公需,凡百资其出。于时民乐生,朝廷无顾虑。斡转一时机,扫荡滋深弊。如器之阽倾,援拯暇不遽。革茹谢苛猛,振蛊匪敛聚。公薨五十年,遗政已莫据。后继亦多贤,措设各有异。溯惠不可诬,于久乃有祀。庙貌欲追惟,岁月蔑省记。公姓携绘影,按之求肖似。外肖衷未然,有愧六二比。才局负心胸,仁义具肝肺。智谞周聪明,力量发意气。不然是非间,耳耳茅三四。我喻操镘工,斯得谓能事。工答毋深求,神般不载世。我闻发咨嗟,时哉则殊势。秋风振江介,白露草木瘁。游子思故乡,怀图渺西骛。往矣不可留,欲赠言莫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967c6d99529d88305.html
和计常熟惟中虞山雅集
县事颇清暇,山椒成雅游。
群彦毕追随,君子信徽猷。
林搆级石登,沿涧俯清流。
燕赏属邦君,名胜况古州。
连峰横秀野,重湖映清秋。
环列周郭郛,棋错衍田畴。
骋目念远人,鸿迹限南陬。
贵贱何忘分,华篇承远投。
宛宛粲白雪,高妙诚寡酬。
想当豪吟际,鲜飙激岑楼。
继火延落景,凭栏攀斗牛。
兴怀耻不及,烟浪空长洲。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