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壑疑无地,高崖恐接天。
《途中杂题六首·其四》全文
- 翻译
- 山涧深邃似乎没有底部,高峭的崖壁仿佛接近天空。
在这里驾驭如同在益州那样独特,哪里敢像祖逖那样挥鞭壮志。
- 注释
- 下壑:深谷。
疑:似乎。
无地:没有底部。
高崖:高峭的山崖。
恐:恐怕。
接天:接近天空。
端:确实,真正。
殊:独特。
益州驭:在益州那样的驾驭(比喻艰难的环境)。
敢:哪里敢。
尽:完全。
祖生鞭:祖逖挥鞭(典故,祖逖立志北伐,中夜闻鸡起舞,比喻有远大志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下壑疑无地"写出了山谷之深邃,仿佛地面消失在视线之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空间感;"高崖恐接天"则强调了山崖之高峻,似乎与天空相接,展现了自然的雄浑气势。诗人将自己比作益州驾驭者,暗示自己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端殊"二字表达了对此境的自信和与众不同。最后,"敢尽祖生鞭"借用祖逖击楫中流的典故,表达出诗人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决心,意欲像祖逖那样奋发向前,鞭策自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寓含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抱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