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燕归梁》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燕子归来的情景,以及其与海棠花的互动,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哀婉的氛围。
首句“几片春光燕嘴边”,以燕子的视角切入,将春光的轻柔与燕子的灵动巧妙结合,仿佛春光在燕子的嘴边轻轻跳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红湿露啼鲜”一句,通过“红湿”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花瓣上沾满露珠的鲜艳景象,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力和湿润感,仿佛能听到露珠滴落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海棠丝短也相牵”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亲密,即使海棠的枝条短小,也能够与燕子建立起某种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物理的距离,象征着生命之间无形的纽带。接下来的“残梦后,断魂前”两句,通过梦境与离别的情感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
“粉馀飞雪,香消沉水,无计更留仙”三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花瓣的凋零比作飞雪,香气的消散比作沉水的熄灭,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挽留,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无计更留仙”更是直接点明了无法留住美好事物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东风好,送向花田。花麝土,早成烟”两句,以东风为引,将燕子送向花田,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同时,通过“花麝土,早成烟”的描述,既表现了花香的浓郁与短暂,也暗示了生命的终将归于尘土,形成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的美感。
整体而言,《燕归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里燕子与海棠花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情感深沉而又不失清新之气,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泾渔父
予方任疏慵,地僻即所好。
江流背村落,偶往心已嫪。
田家相去远,岑寂且纵傲。
出户手先筇,见人头未帽。
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
问其所以渔,对我真蹈道。
我初簎鱼鳖,童丱至于耄。
窟穴与生成,自然通壶奥。
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
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
终朝获鱼利,鱼亦未常耗。
同覆天地中,违仁辜覆焘。
余观为政者,此意谅难到。
民皆死搜求,莫肯兴悯悼。
今年川泽旱,前岁山源潦。
牒诉已盈庭,闻之类禽噪。
譬如死鸡鹜,岂不容乳抱。
孟子讥宋人,非其揠苗躁。
吾嘉渔父旨,雅叶贤哲操。
倘遇采诗官,斯文诚敢告。
《南泾渔父》【唐·陆龟蒙】予方任疏慵,地僻即所好。江流背村落,偶往心已嫪。田家相去远,岑寂且纵傲。出户手先筇,见人头未帽。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问其所以渔,对我真蹈道。我初簎鱼鳖,童丱至于耄。窟穴与生成,自然通壶奥。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终朝获鱼利,鱼亦未常耗。同覆天地中,违仁辜覆焘。余观为政者,此意谅难到。民皆死搜求,莫肯兴悯悼。今年川泽旱,前岁山源潦。牒诉已盈庭,闻之类禽噪。譬如死鸡鹜,岂不容乳抱。孟子讥宋人,非其揠苗躁。吾嘉渔父旨,雅叶贤哲操。倘遇采诗官,斯文诚敢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967c6a9e501ce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