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愁十二首·其十》全文
- 注释
- 江上:指江面。
秋色:秋天的景色。
火云:形容颜色鲜艳如火的云彩。
终:终究,一直。
不移:没有改变。
巫山:古代著名的山脉,这里泛指远方的山川。
犹:仍然像。
锦树:色彩斑斓的树木。
南国:南方地区。
且:暂且,姑且。
黄鹂:一种鸣声悦耳的鸟。
- 翻译
- 江面上也显露出秋天的景色,
即使炽热如火的云彩始终没有改变。
- 鉴赏
这两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复愁十二首·其十》中所写。这里只对这两句进行鉴赏。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
这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江上亦秋色"表明诗人站在江边,看到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之美。这时的自然界已是万物凋零,但诗人所在之处,秋色的氛围依旧。"火云终不移"则是在强调一种对比,一方面是天空中炽热如火的云彩,另一方面是这些云彩似乎定格在那里,不再移动。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既有秋色的淡远,又有火云的炙热与静止。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这句诗则转向了对遥远景物的描述和想象。"巫山犹锦树"中,“巫山”指的是巫峡地区,这里用“犹”字来形容巫山之美,如同织就的锦缎,表达诗人对那边风光的向往与赞美。而“南国且黄鹂”,“南国”泛指中国南方地区,“黄鹂”则是一种鸟名,这里的“且”字表示一种继续或转折,意味着诗人心中不仅有巫山的锦树,还有南国的黄鹊。这里的黄鹊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秋色、火云、巫山和黄鹂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