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鄛人:鄛地的人。
七十:七十岁。
漫多奇:非常多才。
为汉:为汉朝。
驱民:驱使百姓劳作。
了不知:毫不自知。
谁合:谁能。
军中:军中。
称亚父:被称为亚父(指有如范增般的智谋人物)。
直须:只应该。
推让:推崇让位。
外黄儿:外黄的年轻人。
- 翻译
- 鄛地的人年过七十还充满奇特才能,为汉朝驱使百姓劳作而不自知。
又有谁能在军中被称为亚父,只应推崇那个来自外黄的年轻人。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和军中人物关系的诗句,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从“鄛人七十漫多奇”可见诗人对边疆老人的赞赏,他们虽然年迈,但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对于汉族文化的传承仍然不知疲倦。"为汉驱民了不知"表达了这些老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和无知,这里的“不知”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单纯和执着。
接着,“谁合军中称亚父”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军营之中,谁配得上被尊称为亚父(类似于伯乐之于马的称谓,指对某一领域有深厚知识和判断力的人)?而答案则是“直须推让外黄儿”,这表明在诗人心目中,只有黄髯(即军中的老兵)才真正配得上这样的尊称。这里的“推让”表现了一种谦逊和礼让的情操,而“外黄儿”则是对这些老兵生活经验和战斗勇气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军中人物特别是资深老兵的尊敬与赞美,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