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寒》
《春寒》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寒犊子瘦,谁与念农耕

地底多生暖,天边正要晴。

落梅栖雪晕,裂竹见风声

为问催花鸟如何得使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得使(de shǐ)的意思:得使指的是得到了某种机会或条件,就应该努力去做,不应该放弃。

地底(dì dǐ)的意思:指地下或深处。

犊子(dú zǐ)的意思:指儿子,也用来形容某些人缺乏经验或者表现得幼稚愚蠢。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见风(jià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观察,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情况。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农耕(nóng gēng)的意思:指辛勤努力地工作或耕种,比喻付出辛勤的努力去追求事业或目标。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正要(zhèng yào)的意思:即将要做某事,表示动作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中。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春寒》诗,描绘了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对农事的关切之情。

首联“春寒犊子瘦,谁与念农耕。”开篇即点明主题,春寒使得幼牛瘦弱,无人关心农事的艰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隐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无人关注的感慨。

颔联“地底多生暖,天边正要晴。”转折中透露出希望。地底的温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天边的晴朗象征着未来的光明。这一联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生活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寄托。

颈联“落梅栖雪晕,裂竹见风声。”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寒中的自然之美。梅花在雪中绽放,竹子在风中摇曳,虽是严寒,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这一联以静谧的美,反衬出春寒的冷冽。

尾联“为问催花鸟,如何得使名?”以设问的方式收尾,引人深思。催花鸟如何能有名?这里不仅是在询问鸟儿如何获得名声,更是在反思社会中对劳动者的忽视与不公。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综上所述,《春寒》一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怀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同李主敬赋周炼师渔樵耕牧诗四章章十二句·其一

子何为渔,碧海之丘。

长虹为纶月为钩,六鳌昂首相向愁。

眼看海水不扬波,扁舟稳系珊瑚柯。

邂逅徐家儿与女,拔剑屠龙共君煮。

烟淡淡,雨疏疏。

人间弹铗食无鱼,吁嗟归来乎,吾与尔渔。

(0)

鹧鸪天·其三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古狱干将未遇雷。一生肝胆漫崔嵬。

不将身向愁中老,剩把怀于笑里开。

贤圣骨,长寒苔。君如不饮复何来。

便从今日为头数,比到春归醉几回。

(0)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其二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

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

(0)

长相思

看清音。见浮沉。法眼星眸运古今。红莲两间侵。

火珠林。水真金。不比他方去远寻。承当认本心。

(0)

菩萨蛮.无题八首·其八

梨花带雨飘香雪,乱蛙啼出西窗月。

庭砌绿阴浓,罗衣惹暮风。

画梁新燕乳,宿梦呢喃语。

唤我掩湘帘,夜深清露寒。

(0)

秦楼月·其一美人足

谁雕琢。纤纤玉笋含香箨。含香箨。

陌头轻步,似愁风恶。软红巧样真难学。

阿郎寸指闲相谑。闲相谑。销魂被底,一钩盈握。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