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这两句描写了清澈泉水流入石渠之中,发出潺潺的声响,与寒玉相映衬,显得更加清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清澈与纯净。
"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 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描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山风轻拂,接着是急遽而至的江雨,这种自然界的突然变幻,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 这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色,飞溅的水花如同白色的纱线一般,而樛木(一种生长在湿地的小灌木)则是细致地吸收着绿意。这两句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美感。
"昼夜声不止,肯效楚人哭。" 最后两句,则将自然景物的声音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昼夜不息的水声,如同古代楚国人民那般悲切的哭泣。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吾道乾坤大,神功宇宙长。
六经垂宪典,百世乐虞唐。
圣主崇殷礼,春丁启旧章。
制从天上下,诚在币先将。
斗柄回霄汉,黉宫列冕裳。
炉烟环殿袅,庭燎烛天煌。
飒沓韶钧奏,清芬黍稷芳。
舞容辉俎豆,歌吹杂笙簧。
肃肃神如在,颙颙气若藏。
致恭三献爵,饮福再升堂。
遥听青衿赞,稀闻玉佩锵。
松阴移晓月,人影散寒霜。
回首看车马,徐徐过庙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