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沙 窝 道 中 宋 /王 之 道 叠 叠 青 山 处 处 溪 ,溪 声 淙 玉 潄 玻 瓈 。悬 知 菊 水 人 难 老 ,可 信 桃 源 路 易 迷 。山 岭 梅 花 迎 客 笑 ,路 傍 松 盖 与 云 齐 。寒 林 昨 夜 微 经 雨 ,新 迹 分 明 过 虎 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玻瓈(bō lí)的意思:指脆弱、易碎的东西或情感。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叠叠(dié dié)的意思:重复叠加、重叠层叠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菊水(jú shuǐ)的意思:指喝菊花茶。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饮品,菊水成语借用了菊花茶的意象来形容清淡、淡雅的饮品。
可信(kě xìn)的意思:指值得相信或可靠的。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路易(lù yì)的意思:指人行走的道路或途径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难老(nán lǎo)的意思:形容容易老去或者难以保持年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岭(shān lǐng)的意思:山岭是指山脉中的山峰和山谷。在成语中,山岭常常用来比喻困难、障碍或挑战。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松盖(sōng gài)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稀疏而松散。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迎客(yíng kè)的意思:热情地欢迎客人或者新朋友。
云齐(yú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气势或规模。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桃源路(táo yuán lù)的意思:指理想、理想化的境地或乐土。
- 翻译
- 层层叠叠的青山间流淌着小溪,溪水声如玉液在玻璃杯中漱口般清脆。
可以预想,在菊花盛开的地方人们不易衰老,但桃花源的道路却容易让人迷失。
山岭上的梅花绽放笑脸迎接客人,路边的松树树冠高耸直逼云霄。
昨晚寒树林中下了小雨,清晰可见的新痕迹仿佛是老虎走过留下的足迹。
- 注释
- 叠叠:重重叠叠。
青山:连绵起伏的山峦。
溪:小溪。
淙:流水声。
玉漱玻瓈:形容溪水清澈如玉液在玻璃杯中漱口。
悬知:料想。
菊水:菊花盛开的地方,象征长寿。
人难老:人们不容易衰老。
桃源路:桃花源的路。
易迷:容易让人迷失。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欢迎。
迎客笑:绽放的笑容仿佛在迎接客人。
松盖:松树的树冠。
云齐:与云相齐,形容极高。
寒林:寒冷季节的树林。
微经雨:刚刚下过小雨。
新迹:新的痕迹。
虎蹄:老虎的脚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叠叠青山处处溪,溪声淙玉漱玻瓈。”这里运用了叠字词组“叠叠”来形容连绵不断的青山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如同淙玉般清纯,声音悦耳,使人联想到精美的琉璃器皿,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感受。
“悬知菊水人难老,可信桃源路易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悬知即是指隐居的人通过赏菊来领悟生命的哲理,而不为世俗所羁绊,故而“难老”,意指精神上的永葆青春。桃源路易迷,则是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对乌托邦式田园生活的向往。
“山岭梅花迎客笑,路傍松盖与云齐。”此处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林景象。梅花在山岭间盛开,似乎在欢迎过往行人,而道路旁边的松树则与天空中的云朵相呼应,形影相宜。
“寒林昨夜微经雨,新迹分明过虎蹄。”这里通过对寒冷森林中细雨后新鲜足迹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悟。雨后的森林显得更加清新,而虎踪在泥土上留下的痕迹,凸显出野性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致的细腻描摹,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