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其六》全文
- 翻译
- 生存本就非生存,恐惧消亡何时曾真正消亡。
亲眼所见不如亲耳所闻,口头表达怎比亲身经历。
- 注释
- 求生:生存。
本自:本来就是。
无生:并非生存。
畏灭:恐惧消亡。
何曾:何时曾。
暂灭:真正消亡。
眼见:亲眼所见。
耳见:亲耳所闻。
口说:口头表达。
争如:怎比。
鼻说:亲身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性地颂》(其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探讨了生与灭、感知与表达之间的哲理。开篇“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追问和理解,提出了一种超脱世间生死观念的思想。这里的“无生”和“不灭”,可以看作是对永恒与瞬息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则转向感知的层面。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的感官(视觉、听觉)和身体部位(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探讨了知识与真理的获取途径。诗人似乎在强调,直接的体验或直觉可能远胜于间接的观察或传闻。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蕴含着对生命哲学和认识论的独到见解。通过这种抽象而又生动的表达,张伯端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不仅是一次美学上的享受,也是一次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