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喜神谱·其十四烂熳二十八枝》全文
- 注释
- 苍生:百姓,指普通民众。
云霓:云彩,这里比喻救世的希望。
池中物:比喻能掌控局面的重要人物。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在此隐居。
天子: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势亦屈:指天子的权势在诸葛亮面前显得无力。
- 翻译
- 百姓期待着救星出现,却难以成为掌控局面的人。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即使是天子的威势也对他有所屈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其十四)烂熳二十八枝》中的部分内容。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苍生望云霓,难作池中物。"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作者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苍生"指的是作者自己的生命,而"望云霓"则是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脱尘世的愿望,如同仰望那高不可及的云端。"难作池中物"则是在强调自己不愿意成为那些平庸无奇、如同池塘中的普通生物,表现出作者追求卓尔不群的心境。
"孔明卧隆中,天子势亦屈。" 这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诸葛亮(字孔明),他曾在隆中隐居,以智慧和谋略帮助刘备建立基础,最终成为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比喻自己,尽管身处低微地位,但内心却有着不凡的志向和才华。"天子势亦屈"则是指即便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也不能不服膺于这样的智慧和才能。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自比英雄、内心坚持理想的思想感情。通过古人崇尚的孔明形象,诗人展现出对个人才华与理想的自信,以及面对权势仍然保持独立和尊严的态度。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清高节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
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
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