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辞林(cí lín)的意思:
(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陈书·周弘正传》:“尚书右僕射、领国子祭酒、 豫州 大中正 弘正 ,识宇凝深,艺业通备,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望高礼阁。”孤策(gū c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思考、决策,没有他人的帮助或参与。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空白(kòng bái)的意思:没有填写或完成的部分;没有内容的状态;无知识或经验的状态。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人上(rén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或品德方面高出一等的人。
上海(shàng hǎi)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势力。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忧郁的海上风光图。诗人以“不信遥山更有愁”开篇,似乎在质疑远方的山峦是否真的承载着愁绪,随后通过“苍茫烟树越王州”将读者引入一片迷蒙的景象中,越王州在烟雾缭绕的树木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独自携带行囊,告别林间的飞鸟,踏上前往上海楼的旅程,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知的期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潮水相伴,映照着归来的客船;而月亮则随着清晨的露珠,缓缓降落在蘋洲之上。这一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这两句以景结情,描绘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友人在远方的孤独身影,以及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孤峰之外,是无尽的天际和白发苍苍的岁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永恒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情景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意诗·其九潇湘水云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
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
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
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
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沈。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
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
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
送樊侍御之金陵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