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斲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

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ǐnshītiāntáijiànshízhěn
sòng / lín

zhuóshízhěnzhī怀huáichìchéng

kōnghuìzhàngdànbáiyú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蕙帐(huì zhàng)的意思:指美好的环境或优雅的帐篷。

注释
斲石:砍凿石头。
何许:何处,哪里来。
枕之:用作枕头。
赤城:赤城山,地名,可能指代崇高的山峰。
空庐:空房子。
蕙帐:蕙草编织的帷帐,古代富贵人家的装饰。
旦暮:早晚。
白云生:白云升起,形容环境清幽。
翻译
从哪里砍来的石头,把它当作枕头倚靠着赤城山。
空荡的房屋中又设了蕙草做的帷帐,早晚之间,白云缭绕而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一块来自天台山的石头被精心制作成枕头(斲石),它承载着闵师的深情厚意。诗人将石枕置于空寂的居室(空庐),周围则是蕙草编制的帐幕,显得环境雅致。日出日落之间,白云缭绕,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品格。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浣溪沙.寄小黄

只为相思怕上楼。离鸾一操恨悠悠。

十二翠屏烟篆冷,晓窗秋。

绣线未拈心已懒,花笺欲寄写还羞。

懊恨郎边无个信,暮云愁。

(0)

和同社酒边韵

规规为愚傲为颖,晨华夕丧何足逞。

对山悠然此心领,谁歌白雪妙于郢。

题破蜀笺为红杏,昼游苦短烛堪秉。

愧我寒蜩嘒如哽,堕身千仞求长绠。

移文鸥社盟莫冷,共嚼梅花醉香影。

(0)

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其九

邻墙砧杵送秋声,云掩香帏六曲屏。

灯下回文题未就,梅花明月一床冰。

(0)

和朱水乡韵·其一

已落渊明后,归欤寂寞滨。

旧交松处士,新宠竹夫人。

诗国尊齐晋,仙溪隔昴辰。

南柯还是梦,蝼蚁自君臣。

(0)

别和明府归帅省·其二

几度赋停云,重逢瘴海滨。

已成三载别,犹是旧时贫。

酒量病来减,诗情老更新。

慇勤分袂意,折尽柳条春。

(0)

再用前韵集句·其五

相思一夜梅花发,吟破离心句不成。

横玉叫云清似水,夜钟残月雁归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