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春社(chūn shè)的意思:春天社会,指春季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文艺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歌管(gē guǎn)的意思:歌唱和管乐合奏的技艺,比喻事物协调统一,互相配合。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墓田(mù tián)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也用来比喻无法动用的财产或资源。
樵苏(qiáo sū)的意思:樵苏是指在山林中劳作的人,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行地(xíng dì)的意思:指行动的地方或范围,也可以指行动的结果和效果。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金谷宴(jīn gǔ yàn)的意思:指华美的宴席,也可形容盛大的宴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平山下的景象,既有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传统习俗的生动展现,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平山山下路,寒食有炊烟”,开篇即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平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寒食节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日子,此时的炊烟不仅象征着生活的烟火气,也暗含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接着,“歌管停春社,樵苏问墓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场景。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人们会聚在一起唱歌吹管,庆祝丰收。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些欢愉的活动似乎被某种庄重的仪式所替代,人们开始询问墓田的情况,这种对比凸显了节日中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赋诗金谷宴,脩禊永和年”则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金谷园的宴会和修禊活动。金谷园是西晋时期石崇的别墅,永和年则是东晋王羲之组织的著名修禊活动。这两处典故的引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最后,“旧日经行地,风流在眼前”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这句话点明了主题,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时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平山下的自然景观与传统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
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
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
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
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
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
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
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送陆书还吴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乡。
成名归旧业,叹别见秋光。
橘柚吴洲远,芦花楚水长。
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