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取诸篱壁,从誇在涧阿。
花殷带榭曲,池旷贮天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友人何文起的池园中游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雅致与自然之美。首句“近取诸篱壁,从誇在涧阿”以“近取”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欣赏,接着“从誇在涧阿”则点明了园中地势的高低错落,富有层次感。接下来的“花殷带榭曲,池旷贮天多”,以“殷”字形容花开之盛,“曲”字描绘榭的蜿蜒曲折,而“池旷”则展现了池塘的开阔,与“贮天多”相呼应,表现了水面上天空的广阔与深远。
“石缝斜穿蔓,茶寮低就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观,石缝间藤蔓斜生,既增添了园景的生动与野趣,也体现了自然生长的和谐之美;而“茶寮低就柯”则展示了园中休息之所与树木的亲近关系,营造了一种舒适自在的氛围。最后,“移尊无不可,著处有烟萝”表达了诗人对园中环境的喜爱与自由感,无论是移动酒樽还是置身于园中任何一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寄情山水、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
彰化东南境,二十四番藔。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
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龟。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苦相招。
不为民之宅,将为贼之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听民辟,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法,令彼伏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