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瞌睡(kē shuì)的意思:指因困倦而想睡觉
葵花(kuí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光明正大,不畏艰险。
雷开(léi kāi)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往往带有一定的惊讶和震撼之意。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闻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到了危险的边缘或紧要关头,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一向(yī xiàng)的意思:表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一贯如此。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有眼(yǒu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无生命物体为例,探讨了它们对时间、季节变化的感知与反应,进而引申到人的精神状态和觉悟。诗中通过芭蕉、葵花、社桑、海水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如芭蕉在雷声中开花,葵花追随太阳转动,社桑感知天风,海水适应天寒,以此暗示这些“无情之物”实际上都具有某种形式的“知觉”或“适应性”,能够顺应外界的变化。
接着,诗人将话题转向人类,提出一个问题:“多少衲僧,一向瞌睡。”这里的“衲僧”指的是佛教僧侣,即和尚。这句话意在质疑和反思,在佛教修行中追求觉悟和觉醒的人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真谛,是否像自然界中的这些“无情之物”一样,能够敏锐地感知并适应外界的变化,从而保持警醒和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无情之物”与人类的“有情之物”的不同表现,旨在启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时间和生命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它鼓励人们像自然界中的这些“无情之物”一样,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适应性,同时也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