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夏先生竹》
《题夏先生竹》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沧洲西去玉峰高,明远楼中写凤毛

一片清风林下起,海天何处秋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明远(míng yuǎn)的意思:明亮遥远,形容光明的前途或远大的前程。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明远楼(míng yuǎn lóu)的意思:明远楼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建筑物高耸,可以远远地看到。也用来形容目标远大,志向高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

首句“沧洲西去玉峰高”,以“沧洲”点出地点的偏远与自然的广阔,“玉峰高”则以“玉”字赋予山峰以高贵之感,同时“高”字又凸显了山峰的挺拔与巍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明远楼中写凤毛”,“明远楼”作为观景的高台,象征着诗人超越世俗的视野与心境,“写凤毛”则以“凤”喻指高洁、美好的事物,通过在楼中描绘这些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第三句“一片清风林下起”,“清风”二字直接点出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和谐,而“林下起”则描绘了风吹过树林时的动态美,仿佛整个森林都在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海天何处看秋毫”,将视角拉远至广阔的海天之间,以“何处”一词引发读者的遐想,暗示在如此辽阔的天地间,任何细微之处都显得格外珍贵与清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即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敬畏与欣赏,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不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舟行

归帆东泊胥门下,夜半菱歌起白蘋。

今日平湖皆小艇,不知谁是唱歌人。

(0)

徐灵晖挽词

在生贫不害,早丧可嗟吁。

天下黄金有,人间好句无。

魂应湘水去,名与浪仙俱。

平日惟耽茗,坟前种几株。

(0)

题严因崇报禅寺

寻幽访古到岩前,仰视云霞接梵天。

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

老松欲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

已觉尘劳变清净,何当筑室向危巅。

(0)

朝中措·其二饯梅分韵得疏字

冰肌玉骨为谁癯。只为故人疏。

憔悴粉销香减,风流不似当初。

聚能几日,匆匆又散,骑鹤西湖。

整整一年相别,到家传语林逋。

(0)

兰陵王.赣上用美成韵

画阑直。饾饤千红万碧。

无端被,怪雨狂风,僝柳僽花禁春色。寻芳遍楚国。

谁识。五陵俊客。

流水远,题叶无情,雁足不来杳笺尺。浮生等萍迹。

才卸却归鞍,坐未温席。匆匆还又京华食。

叹聚少离多,漂零因甚,江南逢梅望寄驿。

美人兮天北。悲恻。恨成积。怅钗玉尘生,猊金烟寂。

绿杨芳草情何极。偏懒拨琵琶,愁听羌笛。

梨花院落,黄昏后,珠泪滴。

(0)

探春令·其五

雕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