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郧台偶题十绝·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丙子郧台偶题十绝》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寻求旧臣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地位和处境的反思。
首句“汉庭求旧未堪论”,点明了主题,即朝廷在寻找旧臣时,诗人自己并不符合要求,无法参与讨论。这里的“汉庭”借指明朝的朝廷,“求旧”意为寻求过去的旧臣或老臣。“未堪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能力的谦逊认识。
次句“列镇俱登八坐尊”,描述了朝廷对各地将领的重视与尊重,他们都被授予了高位。这里“列镇”指的是各地的军事要镇,“八坐尊”则是对高官的尊称,暗示这些将领都得到了极高的职位和荣誉。
接着,“赖得郧山深更僻”,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的处境。他庆幸自己被安排在郧山这样一个偏远之地,远离了朝廷的权力中心。这里的“赖得”表示庆幸,“郧山”是具体的地点,而“深更僻”则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偏僻和远离尘嚣。
最后一句“不教衰骨负櫜鞬”,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老体衰的自嘲,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权力和责任的回避。诗句中的“衰骨”形容自己的身体状况,“负櫜鞬”则是古代将军出行时携带兵器的装备,这里象征着肩负重任。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幸好自己被安排在这样偏远的地方,避免了因年老体衰而不得不承担重责的情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对旧臣的渴求与自身处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年龄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