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五首·其十三》
《颂古十五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释慧远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明暗双双照用分,几人亲孟尝门。

街头不识弥勒,却向灵山世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孟尝(mèng cháng)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明暗(míng àn)的意思:明暗意指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

人亲(rén qī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亲近、亲密的关系。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问世(wèn shì)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观念首次出现或面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十五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明暗对照的手法,寓言深刻。"明暗双双照用分"暗示了世间光明与黑暗并存,揭示出人生的两面性。诗人接着提到"几人亲到孟尝门",孟尝门象征着贤达或学识之门,意指真正能理解并追求真理的人寥寥无几。

"街头不识真弥勒"描绘了在熙攘的市井中,人们往往难以辨识真正的智慧和慈悲,如同不识得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最后一句"却向灵山问世尊"则表达了对至高无上的佛祖的敬仰,意味着寻求真理的人应该去寻找内心的清净之地,而非被世俗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对智慧的追寻和对世俗虚伪的批判,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作者介绍

释慧远
朝代:魏晋

猜你喜欢

欲理归舟而未能儿辈嗷嗷作诗慰谕

乡邻笑我贾胡留,频著书来说首丘。

纵有薄田堪养拙,还无小苑可消忧。

因循度日那知晚,次第看花直到秋。

坎止流行难固必,家人休赋大刀头。

(0)

西域河中十咏·其九

寂寞河中府,声名昔日闻。

城隍连畎亩,市井半丘坟。

食饭秤斤卖,金银用麦分。

生民怨来后,箪食谒吾君。

(0)

题羲之观鹅图

洛阳天子身衣青,典午横被清谈倾。

群公各收新亭泪,诸王独擅江东名。

王家子弟谁如玉,郎君解坦东床腹。

内史由来是散阶,右军未必非雌伏。

鞠花嗅罢倚高秋,眼中怀祖齐蜉蝣。

痴儿翻据台司榻,羽觞漫作兰亭游。

填膺豪气弸莫过,时于行草露棱角。

能雄百代翰墨场,龙跳天门虎卧阁。

白鹅修颈西复东,潇洒颇与吾意同。

风情一点当时目,至今传写画图中。

(0)

鹊桥仙.七夕

冰盘荐巧,珠帘堆莹,半卷生绡光致。

嫦娥妒眼便西沈,又早倩、羲和催辔。

多情瑞鹊,填桥度我,何不晓来回避。

但教三万六千年,也不若、人间百岁。

(0)

清平乐·其一碧桃

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歌扇半欹羞澹冶。

一点芳尘不惹。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舂光。

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0)

贺新郎·其四端午和刘潜甫韵

小满吴蚕吐。乍阴晴、春红消歇,黄梅迎暑。

刮眼风尘纷未了,遍地蒲人艾虎。

何处觅、龙舟竞渡。

横笛短箫江上远,但关山、烽火传鼙鼓。

请拔剑,为君舞。花花世界遽如许。

算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

金紫貂蝉长在否,不抵枕中炊黍。

又看尽、蛮争触怒。

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

只一醉,忘今古。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