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怫莫嫌迟,蒲团坐破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华严(huá y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辞藻华丽而丰富。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轮转(lún zhu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变动。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团坐(tuán zuò)的意思:指一群人团结在一起坐在一起,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
问心(wèn xīn)的意思:指自问自答,心里明白。
吸尽(xī jìn)的意思:吸尽指吸取到了最后一滴,形容非常彻底。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心休(xīn xiū)的意思:心情平静,内心安宁。
休问(xiū wèn)的意思:不再问询或打听。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奕绘所作的《菩萨蛮二首(其二)》。诗中以“西来意”为引子,探讨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的奥义。
首句“如何便是西来意”,以疑问的形式提出对“西来意”的探索,这里的“西来意”可能暗指佛教的教义或某种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理解,表达了一种对真理的渴望和探索。
“待君吸尽西江水”,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知识或真理无尽追求的决心。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索,暗示着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深刻的思考,才能接近或理解那些深奥的道理。
接下来的“空谷不能响,问心休问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空谷虽静,却无法自鸣,象征着内心的寂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对比。问心而非问僧,意味着真正的答案往往藏于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权威或教条所能提供。这里强调了个人内心体验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盲目地依赖他人的指导。
“华严八十卷,法界如轮转”,引用了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内容,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整体,强调了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永恒变化。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成怫莫嫌迟,蒲团坐破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修行过程的耐心与坚持。成佛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修行。即使坐破蒲团,也应保持对修行的热爱和坚持,不因过程的漫长而感到厌倦或嫌弃。这不仅是对佛教修行的描述,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态度,即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只要持之以恒,终将有所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探讨了对真理的追求、内心的自我探索、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至崔桥士人张生抱琴携酒见访
晚泊野桥下,暮色起古愁。
有士不相识,通名叩余舟。
铿铿语言好,举动亦风流。
自鸣紫囊琴,泻酒相献酬。
余少在仕宦,接纳多交游。
失足落坑阱,所向逢弋矛。
不图田野间,佳士来倾投。
山林益有味,足可销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