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藤蓑次陈公父韵·其二》
《藤蓑次陈公父韵·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披蓑登前冈,欲往藤被岭。

新梢拂旧蓑,樛结不复整。

自笑林下阴,不如波中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披蓑(pī suō)的意思:指人们在寒冷或恶劣的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而穿上蓑衣,比喻为了自保而采取某种手段或行为。

下阴(xià yīn)的意思:指人在行为上不正派、不正直,做事不光明正大。

笑林(xiào lín)的意思:笑声如林,形容人们欢乐的场面。

新梢(xīn shāo)的意思:指植物的新芽或新叶,也比喻新生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披着蓑衣,踏入山林,意图穿越藤蔓覆盖的山岭,却因新长的藤蔓拂过旧蓑衣,使得原本整齐的蓑衣变得凌乱不堪的情景。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在林下的身影与水中的倒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自我形象的反思。

通过“披蓑登前冈,欲往藤被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踏入自然的勇气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而“新梢拂旧蓑,樛结不复整”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藤蔓生长的动态美,以及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藤蔓以生命力,使其成为自然力量的象征。

“自笑林下阴,不如波中影。”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林下的身影与水中的倒影,表达了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水中的倒影往往更加清晰、完整,象征着诗人内心渴望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不仅反思了自己的存在状态,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自嘲,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木稚

宝熏浓,云幄重,琼叶丽金蕊。

黛绿蜂黄,秋态未憔悴。

绣帘深院黄昏,著香无处,人欲睡、为花重起。

月如水。别有天外楼台,玲珑异尘世。

翠袖生寒,只欠素娥倚。

何如倩取西风,吹将归去,为添在、广寒宫里。

(0)

眼儿媚.初秋

凄风吹露湿银床。凉月到西厢。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偢采,枕上越思量。

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0)

昭君怨.游池

拂晓拿舟东去。细看荷花乘露。红绿总吹香。

一般凉。会享人天清福。休把两眉轻蹙。

谁道做神仙。戴貂蝉。

(0)

乌夜啼.夜坐

月儿犹未全明。乞怜生。几片彩云来去、更风轻。

应见我。行又坐。苦凝情。卷起帘儿不睡、到三更。

(0)

偶成

出门苦喧阗,归舍喜清逸。

新篁解重箨,尚带溪粉湿。

投镊坐无语,风来动书帙。

留客不须归,今夕月方出。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北园

地势本居中,因湖别南北。

三十六计中,吾今计为得。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