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三》
《录别·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长思何益会,久留何益归。

行人明发褰裳徘徊

嘉期能再至,安辞渴与饥。

浮云一相失,千里依依

我欲往从之,送子东南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思(cháng sī)的意思:长时间思考或思索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嘉期(jiā qī)的意思:美好的时光或盛会

久留(jiǔ liú)的意思:停留时间较长,不离开或不离去。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褰裳(qiān cháng)的意思:褰裳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把裙子撩起来,表示谨慎、小心谨慎的样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录别(其三)》。诗中以行人的离别之情为主线,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首句“长思何益会”,诗人感叹长久的思念对于相聚并无实质帮助,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矛盾的情绪。接着“久留何益归”进一步强调了停留的意义不大,暗示着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行人怅明发,褰裳路徘徊。”描绘了行人在黎明前的离别时刻,内心充满惆怅与不舍,他整理衣裳,站在路上徘徊不前,试图延缓离别的痛苦。这一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嘉期能再至,安辞渴与饥。”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即使面对饥饿与干渴也不愿离去,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执着的信念。

“浮云一相失,千里常依依。”以浮云比喻离别,即使相隔千里,心仍彼此牵挂,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依然保持的深情与联系。

最后,“我欲往从之,送子东南飞。”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对方的心愿,但最终只能目送对方向东而去,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不舍。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慈惠寺作

岂尽耽禅悦,因君作胜游。

云中閒纵目,世处此登楼。

霜气凋群木,风威损敝裘。

自然成肃杀,天地正深秋。

(0)

贺黄倬星太史母七十有一

圣寿方无极,词垣首被恩。

岁星在金马,桃实寄庭萱。

帝宠文章贵,天成德齿尊。

酒将茎露冷,斑惹御炉温。

万里南山祝,千年北海樽。

玉堂开锦宴,鸾驭集文园。

水陆供仙馔,笙簧绕相门。

紫荆有令弟,兰树识芳孙。

及此忠为孝,同誇丝是言。

昔称三乐具,今喜五伦敦。

兰苑镂金石,螭头洁藻蘩。

调元应有自,毋得颂纯坤。

(0)

代柬答伍国开·其一

不见长卿已五年,那能半日不相怜。

牡丹遂补天南缺,肯写初开寄日边。

(0)

壬午春夜·其三

夜长布被梦还醒,五十年前十二龄。

今日几人共携手,不禁合眼见平生。

(0)

竹枝词·其四

贵人高纛引褰帏,团扇交摇污满衣。

只见长松箕踞者,也无是处也无非。

(0)

冬日病起过凤山园见梅花四首·其四

一番春信到凭栏,绕树浮烟欲画难。

何粉荀香浑借问,郊寒岛瘦任人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