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深邃古寺中的景象与诗人寻花的细腻情感。首句“春深古寺燕飞飞”,以“春深”点明季节,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古寺”则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和宁静的宗教气息;“燕飞飞”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次句“深院重门客到稀”,通过“深院”和“重门”的描写,强调了古寺环境的幽静与封闭,同时也暗示了访客寥寥无几,进一步衬托出古寺的冷清与孤寂。这样的环境设定,为下文诗人的情感抒发提供了背景。
接着,“我正寻花花尽落”,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寻花的行动,但“花尽落”三个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寻花还为惜花归”,诗人为了寻找并欣赏花朵而归来,却在发现花朵已凋谢后,依然选择返回,这不仅仅是对美的执着追求,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惜。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中仙.自咏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
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转令神性悟。
更慵羡、我夸五裤。
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
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
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
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道余归去路。
烟霞侣。
三光会合.俗名韵令
扶风且住。听予言语。决定相随去。些儿少虑。
对公先诉。遇逢艰阻。饥寒雨露。有恓惶处。
眉头莫要聚。长生好事,只今堪做。何必候时数。
青巾戴取。更衣麻布。得离凡宇。入云霞路。
功昭行著。真师自肯度。
夺锦标
六郡雄藩,会稽旁带,雨浙风烟如昔。
碧草莫伤春浦,冠盖东南,几多行客。
正新亭父老,望云霓、苦思休息。
道朝家、雨露同春,问甚江南江北。
贺监归舟逸兴,何似双旌,尽慰元郎行色。
镜水绿通朱阁,威畅恩宣,海波春寂。笑东山老去。
此心初、非□泉石。
约海楼、翡翠同游,醉里山阴陈迹。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碗人间。
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
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
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
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
恍露凝银浦,霜裂琅玕。
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
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