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达曙(dá shǔ)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夜色渐渐消散,天边开始出现曙光。比喻困境即将解除,好事即将发生。
澹如(dàn rú)的意思:平静、安详、淡泊无欲
登封(dēng fēng)的意思:指封建时代官员到达任职地点后,上报到朝廷,表示正式就任。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国史(guó shǐ)的意思:国家的历史。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 翻译
- 在茱萸堰下停船,傍晚时分放下船帆,雨已停歇。
寒冷的水面荡漾着薄雾,像轻纱般飘渺,微云笼罩着月色,如同秋天的宁静。
登上封禅山,感叹自己远离家乡,只能空想国家大事被载入史册。
整夜未眠,只有昏黄的灯光相伴,远处寺庙的钟声清晰可闻,来自西楼。
- 注释
- 茱萸堰:地名,可能指有茱萸生长的堤坝。
泊:停泊。
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
暮雨:傍晚的雨。
寒水:冷冽的水面。
漾烟:水面泛起轻烟。
縠:古代丝绸的一种纹理,形容水波如縠纹。
笼月:笼罩月亮。
澹如秋:清淡如秋天的景色。
登封:指封禅山,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国史修:修纂国家历史。
达曙:直到天亮。
耿耿:形容灯火明亮。
寺钟:寺庙的钟声。
西楼:西方的楼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舟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盛事的怀念和无限感慨。
首句“茱萸堰下泊行舟”,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场景。茱萸堰,即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心中特定的一个地方,而这里作为背景,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份遥远和神秘感。
“初落帆樯暮雨收”一句,则描写了天边开始降下细雨的景象。帆樯,指的是船上的帆和桅杆,这里暗示着行舟即将停泊,而暮雨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郁气氛。
“寒水漾烟轻似縠”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这里的“寒水”,表达出秋天水凉的感觉;而“漾烟轻似縠”,则是说水面上的雾气如同细软的丝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迷离的氛围。
接下来的“微云笼月澹如秋”一句,则将视角转移到天空。微云笼罩着明亮的月亮,使得整个夜晚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忧郁之中,“澹如秋”,更是深化了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感受到秋意的浓重。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登封”,指的是古代帝王巡游的地方;而“天涯去”,则隐喻着往昔辉煌如今已成过眼云烟的感觉。“盛事空思国史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过去英雄业绩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则描绘了一种凌晨难以入睡的情景。达曙,即指黎明前的时刻;而“灯耿耿”,则是夜深人静之时那微弱的光亮。“寺钟遥听在西楼”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以及诗人所居的西楼,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精致的笔法描绘了秋夜行舟的景象,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宣和丁酉太夫人终天墓庐中读金光明经见摩诃萨埵投身饲虎因缘尝以颂赞叹之绍兴庚午临封又得是经诵读复成一偈
虎有爪距,如刀兵利。佛岂欲人,置身其喙。
惟见前法,欢喜怖畏。猛火销金,观汝难易。
大慈悲父,持戒定慧。作汝津梁,无有障蔽。
瞿夷非虎,冤亲无异。虎七子者,比丘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