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暇此观书,心闲渭水渔。
雨霁群峰秀,风生一谷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政务之余,选择静心读书,仿佛融入了渭水边渔翁的生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诗人将自己比作山中的老者,将官署搬到了仙居岩老堂,体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政暇此观书,心闲渭水渔。”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政务之余,他选择静心阅读,仿佛自己就是那位在渭水边垂钓的渔翁,心境平和,远离尘嚣。
“宛然山叟室,移入县庭居。”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将自己想象成山中的老者,甚至将这种隐居的生活方式带入了官署之中,展现出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雨霁群峰秀,风生一谷虚。” 雨后的群山更加秀丽,山谷中因风吹过而显得空灵,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我朝求治功,好顾卧龙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热忱,以及希望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同时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其对于国家治理的热忱与责任感,是一首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