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趁风(chèn fēng)的意思:利用有利的条件或时机来做某事
动意(dòng yì)的意思:表示行动有意义或有动机。
飞动(fēi dòng)的意思:指迅速移动,快速活动。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喧嚣(xuān xiāo)的意思:喧闹吵杂、嘈杂喧嚣的声音。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杨于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园时的种种感受与景色。
首联“野境喧嚣隔,沧洲咫尺通”,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野地之中,远处的喧嚣被隔绝开来,而近处的水边或岛屿(沧洲)却触手可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隐逸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颔联“马嘶深竹外,人醉落花中”,进一步描绘了游园时的情景。马儿在竹林深处嘶鸣,似乎在为这春日的游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游人们则沉浸在落花纷飞的美景中,陶醉其中,忘却了时间与烦恼。这两句通过动物与人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游园的乐趣与美好。
颈联“卷幔斜捎月,披襟晚趁风”,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游园。诗人卷起窗帘,让月光斜斜地洒入室内,与外面的夜色相映成趣;披上衣襟,迎着晚风,享受着夜的清凉与宁静。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尾联“相看飞动意,莫放酒杯空”,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游园中的深厚情谊。在这样的美景中,他们相互欣赏,心灵相通,共享这份难得的欢愉。最后一句“莫放酒杯空”更是点明了友情与欢乐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美好的时刻,也不应让欢聚的氛围因酒杯的空置而减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园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初三日大雪与同宗弟文昌饮谌时忽落一齿遂赋
垂老验盛衰,深凭齿与发。
发白叹吾衰,齿落衰已极。
利害发不任,养生资齿力。
无问藜与藿,得以娱朝夕。
次第相动摇,世事嗟何及。
吾舌虽云存,苦乏仪秦术。
修短未遑徵,得酒姑自悦。
天公搆巧思,六花舞飞雪。
倏盈还忽消,鸿爪无遗迹。
古来豪杰士,文字略相识。
是非纷与夺,视今如视昔。
寄言后来者,人生当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