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徒》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示 徒 宋 /释 原 妙 工 夫 果 的 有 真 疑 ,动 静 寒 暄 总 不 知 。枕 子 蓦 然 开 口 笑 ,钵 盂 {左 足 右 孛 }跳 上 须 弥 。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又示徒》,是宋代僧人释原妙的作品。诗中以工夫修炼和禅修体验为题材,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首句“工夫果有真疑”,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对于真实自性的探索和疑惑,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
第二句“动静寒暄总不知”,进一步描绘了禅定者的超然状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这里的“动静”代表生活中的起心动念,“寒暄”则指日常交际,诗人说修行者对此浑然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后两句“枕子蓦然开口笑,钵盂蹴跳上须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禅悟的瞬间。枕头(枕子)和饭碗(钵盂)在禅修者眼中都具有了生命和灵性,枕子能笑,钵盂能跃上象征佛教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这是对禅定中超越世俗认知、达到极高境界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富有哲理,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鹤楼
登真者谁子,昔有费公祎。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
此地少留憩,神标怅依依。
振裾谢尘浊,与尔方远违。
层楼宠陈迹,江山长四围。
登临美商素,雨气薄西晖。
水落州觜嫩,风豪帆背肥。
飘然起遐想,琳馆閟岩扉。
明月识悠阔,白云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薤露虞先晞。
高树两华表,长招羽驾归。
灵瓢五色剂,定与遗民挥。
自顾乏仙质,延生犹可希。
刀圭傥不吝,如饱首阳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