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池(bì chí)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池塘或湖泊。
辨色(biàn sè)的意思:辨别颜色。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分阴(fēn yīn)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讲学(jiǎng xué)的意思:指教授或传授学问知识。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曲台(qǔ tái)的意思:曲台是指古代皇帝或贵族在园林中修建的供游玩、赏景的高台。
双绶(shuāng shòu)的意思:指官职高升。
帖职(tiē zhí)的意思:指某人在职位上得心应手,胜任能力强。
晓漏(xiǎo lòu)的意思:指黎明时分漏下的一点光亮,比喻希望的曙光或希望即将实现。
学分(xué fēn)的意思:
◎ 学分 xuéfēn
[credit] 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通常以一学期中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学习修够学分方能毕业阴重(yīn zhòng)的意思:形容气氛、气候等压抑、沉闷、阴郁。
斋祠(zhāi cí)的意思:指宴请神明或祖先的庙宇或场所。
- 翻译
- 博士本来是秦代的官职,寻求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却不容易。
在清风中,曲台显得格外洁净,面对冷月,碧绿的池水更显清凉。
教学责任重大,夜晚的斋祠只剩下残余的滴漏声。
早晨,官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中那条配有双绶带的格外引人注目。
- 注释
- 博士:古代的一种高级学官。
秦官:秦朝时期的官职。
求才:选拔人才。
帖职:合适地任职。
曲台:古代宫殿中的平台或楼阁。
净:洁净。
碧池:清澈的池塘。
寒:清凉。
讲学:教授学问。
分阴:指时间,这里指夜晚。
晓漏:报时的滴漏,清晨的漏壶。
朝衣:官员的朝服。
辨色:分辨颜色。
双绶:两条绶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秦官的博士,其才学深厚却难以施展。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博士的孤独与淡泊。此处“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展示了博士静谧的生活环境及心境,风、台、月、池皆呈现出一种清冷之美。紧接着,“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则透露了博士日夜不息地传授知识和修身养性的严肃态度。
最后两句“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可能是在赞扬博士的仪表之美,或许暗示着其学问与品德的兼备。在这里,“朝衣”指的是早晨穿戴的衣物,而“双绶”则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饰物,象征着尊贵和身份。
整首诗通过对博士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其学问与品德的赞扬,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生活清简且德行高尚的人物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