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魏晋时期的刘道民之手,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
"事有远而合,蜀桐为吴石。"
这句话以“蜀桐”和“吴石”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事物之间看似遥远却能相互契合的道理。蜀桐与吴石,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材质,但通过巧妙的结合或转化,它们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和谐与统一。这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融合,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相通与共鸣。
在古代,蜀地以产桐木著称,桐木常用于制作乐器,如古琴;而吴地则以产美石闻名,石料多用于雕刻艺术。将“蜀桐”与“吴石”并置,实际上是在探讨不同文化、技艺乃至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融合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深入到文化、艺术乃至哲学的领域,强调了多样性的共存与互补,以及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在看似对立的事物中寻找共通之处,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实现和谐与统一。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鼓励人们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寻求智慧与灵感的火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集张諲所居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自东都还濠州奉詶王八谏议见赠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
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
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
高阁连云骑省夜,新文会友凉风秋。
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
未遑少留骤远别,况值旅雁鸣秋天。
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詶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