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召无诺;嫂溺不援。
- 鉴赏
这句诗出自《四书对》,是清代学者缪艮所作。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儒家伦理中的两个重要原则。
"父召无诺",这句话源自《论语·里仁》篇,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孝顺父母,当父亲召唤时,不应立即答应,而是要先思考是否合乎礼义,再决定是否前往。这里强调的是在行动前应审慎考虑,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
"嫂溺不援",这则故事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当优先救助处于危险中的人。这里的“嫂”并非直系亲属,但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她。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社会责任和人道主义的重视。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孝悌之道与社会关怀,强调了在履行个人义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他人的责任和帮助。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平衡个人与他人的利益,是儒家伦理学探讨的重要议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爱诗·其六白太傅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
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
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
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
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
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
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
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
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
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
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
秦吴风俗昔难同,唯有才情事事通。
刚恋水云归不得,前身应是太湖公。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
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
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
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