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其一》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其一》全文
清 / 沈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浙东三海笔通神,梅老胸中别有春。

写出清奇高格调,不知谁是此花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格(gāo g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才华出众,也可形容文章或作品的水平高超。

格调(gé diào)的意思:指事物的品位、风格、水平等,也指人的修养、品德等。

海笔(hǎi bǐ)的意思:形容书法笔法雄健有力,如海浪汹涌。

三海(sān hǎi)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在陆地、海洋和空中自由行动,形容其能力全面、卓越。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名为《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其一)》。诗中以“浙东三海笔通神”开篇,赞美了姚梅伯的绘画技艺如同神灵般高超,仿佛能与浙东三海的山水相媲美。接着,“梅老胸中别有春”一句,巧妙地将姚梅伯的画中梅花与他本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暗示其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情感。

“写出清奇高格调”,进一步赞扬了姚梅伯在绘画时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和高雅情操,他的作品不仅形似梅花,更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最后,“不知谁是此花身”则以疑问句式收尾,既是对姚梅伯画技高超的肯定,也是对观者的一种启发,让人思考究竟何为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是否真的能分清画中之物与画家本身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姚梅伯画作的赞美,展现了中国文人对于艺术创作中“形”与“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艺术家个人情感与作品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

作者介绍

沈梧
朝代:清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
猜你喜欢

春晴步出东城

山北山南草渐青,去年双鬓只星星。

春风不管游人老,又到江头白下亭。

(0)

次韵孙佥判试院中秋咏月三绝·其一

鸾驾乘风上玉清,青冥风露湿琼英。

我时独笑无人解,四海诸公共此明。

(0)

次韵孙佥判试院中秋咏月三绝·其二

挥毫可但佐摛文,照破平生种种尘。

一点清明如古镜,八方圆转似车轮。

(0)

杨先高题漱玉轩

二龙触斗一不支,化为怪石檐之垂。

神泉内溢石齿迸,漱激犹作琼瑶飞。

琴高赤鳝或在迩,借我一跨邀安期。

远来相就盥灵液,六腑共浥清凉滋。

玉泉细度玉楼去,不碍丹元中守威。

黄金堤边审依护,视之则微听则希。

俯窥溟渤正澄澹,海若仰望朱灵旗。

彼妄人子誇饮玉,死诳愚妇何所稽。

何如随我饮此水,辨玉别石俱忘机。

真忘乃是大奇事,身可如木心可灰。

(0)

戏题洞霄

之径萦纡略彴横,松风和作步虚声。

泉流碧玉千年润,山作灵丹九转成。

琼馆向曾迎帝辇,冰衔今尚带朝缨。

若非悯世天留与,那得华胥梦也清。

(0)

题妙庭观玉泉池

一脉泠泠绝点埃,方池幽洞自潆洄。

源从白石云边出,流向青莲座下回。

禹穴鳞游残雪喷,祗园花堕暗香来。

可人最是清秋夜,月白沙青宝镜开。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