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村里(cūn lǐ)的意思:指在农村或偏远地区。
大虫(dà chó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的人。
放出(fàng chū)的意思:释放、发表、公布。
老鼠(lǎo shǔ)的意思:指众人都对某人或某事表示愤怒、厌恶,形容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一致。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同风(t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声势。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和对两地风俗的观察。首句“作者相逢,你西我东”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道别的画面,暗示着各自东西方向的离别。接下来,“水归沧海,月上孤峰”运用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离散与各自命运的流转,沧海和孤峰象征着广阔无垠和孤独高远。
“放出城中老鼠,咬杀村里大虫”一句,通过比喻,可能暗指诗人对当地社会现象的讽刺或感慨,城中的老鼠喻指恶势力或不好的风气,而村里的大虫则可能是比喻为害一方的人物。这两句寓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之意。
最后两句“因甚如此,闽蜀同风”,诗人不解地问道,为何两地(闽蜀)会有相同的不良风气,表达了对两地风俗的忧虑和疑惑。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