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极(bù jí)的意思:极端、过分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出众(chū zhòng)的意思:超过一般水平,非常突出,非常优秀。
道里(dào lǐ)的意思:道路中间,比喻中途或过程中的事情。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嘉平(jiā píng)的意思:指人民安定,社会太平。
今草(jīn cǎo)的意思:指现在的一种草木,比喻现今的事物或人。
句曲(jù q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能够引人思考和理解的文辞。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萝茑(luó n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沙道(shā dào)的意思:沙道是指沙漠中由于风吹沙积聚而形成的道路。
山颠(shān diā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俗尚(sú shàng)的意思:指追求时尚或流行风尚,盲目追逐外表的俗气和浮华。
无前(wú qián)的意思:没有前人,指没有前辈或前例可循。
仰攀(yǎng pān)的意思:仰望、向上追求或追求高尚的目标。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 翻译
- 一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世隔绝在千里的尘沙之外。
从山巅俯瞰,烟云缭绕,似乎没有尽头;仰望上去,攀爬藤蔓无路可寻。
人间已经换了新的君主嘉平帝,地下的世界又有谁能沟通那神秘的句曲天界。
昔日的遗迹已成荒草,世间的纷扰仍然崇尚仙道。
- 注释
- 一峰:最高的山峰。
众山颠:众多山峰的顶点。
尘沙:尘土和沙粒,象征世俗。
道里千:遥远的道路。
俯视:向下看。
烟云:云雾。
极:尽头。
仰攀:向上攀爬。
人间:人世间。
嘉平帝:一个帝王的名字,这里泛指人间的新领袖。
句曲天:神话中的仙境。
陈迹:过去的遗迹。
是非:对错、是非之事。
草莽:荒草丛生之地,比喻废弃或遗忘。
流俗:世俗之人。
师仙:崇拜仙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峰,俯瞰远望时的景象和感受。"一峰高出众山颠"表达了大茅山之高峻,超越其他群山。而"疑隔尘沙道里千"则通过对比山峰与尘世的距离,强调了山峰之遥远。
诗人通过"俯视烟云来不极"和"仰攀萝茑去无前"表达了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景象时的心境。一个是低头看不尽的烟云变化,一个是抬头攀登却不知边际。
接下来的两句"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历史更替的感慨。这里的“嘉平帝”指的是宋仁宗时期的年号,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而地下的古人又是怎样理解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
最后两句"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则是在述说历史遗迹与现代景象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流行于世的文化趋势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这里“陈迹”指的是古代留下的痕迹,“今草莽”则是现在荒废不再的景象。而"纷纷流俗尚师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物的批判,同时又对追求精神理想的人(“师仙”)持有赞美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渭南晚次华州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同畅当咏蒲团
团团锦花结,乃是前溪蒲。
拥坐称儒褐,倚眠宜病夫。
唯当学禅寂,终老与之俱。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
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
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
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
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
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
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
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