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云里径,烟雨烧前花。
怪客喧篱犬,惊人起树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野炊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生活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水竹谁家是”,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水边竹林中隐藏着何人家园?接着“来堪一系槎”一句,暗示了访客的到来,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期待。
“渔樵云里径,烟雨烧前花。”这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径上,渔夫和樵夫各自忙碌,烟雨蒙蒙中,花朵显得更加娇艳。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云雾与烟雨形成朦胧美,而花则在雨中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怪客喧篱犬,惊人起树鸦。”这两句描绘了动物们的反应,篱笆边的狗吠声,惊起了树上的乌鸦。这里的“怪客”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访客,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访客的不寻常,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柴门开阒寂,面面逐江斜。”描绘了主人打开柴门迎接访客的场景,门前一片寂静,只有江水缓缓流淌的声音。这里通过“阒寂”二字,强调了环境的宁静,而“面面逐江斜”则以江水为参照物,形象地表现了柴门开启的方向,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日日倚山楼,望云作甘雨。
今朝雨应时,商羊快飞舞。
乔柯翠满帘,新苔绿侵户。
砚床润斑晕,茶鼎含烟缕。
斋居且欣赏,况在农与圃。
因思月馀来,虔祈仗严父。
民歌保赤诚,明神果心许。
弱昧亦何知,解喜岂能语。
敢效《喜雨》篇,欢颜庆庭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