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古风

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

痴岩顽石不休诜诜赤子将何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duōshānérshǎopíngtiányīnyǒuyún
sòng / shíjiè

zhǒngchùshǔmíntiánzhǎi

níngyánwánshíchángxiūshēnshēnchìjiāngshí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诜诜(shēn shēn)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昏暗。

土田(tǔ tián)的意思:指人土气、呆板、不开窍。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五谷(wǔ gǔ)的意思:五种主要的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和豆类。

无种(wú zhǒng)的意思:没有后代、绝后、断种。

子将(zǐ jiāng)的意思:子将指的是一个年轻有才华的将领,也可以泛指有出色才能的年轻人。

注释
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如稻、麦、黍、稷、菽。
蜀民:古代对四川地区居民的称呼。
土田窄:土地贫瘠,面积狭小。
痴岩:形容岩石坚硬,难以开垦。
顽石:指难以挖掘或利用的石头。
诜诜:众多的样子。
赤子:比喻未开化的儿童或百姓。
何食:吃什么,指食物匮乏。
翻译
在没有种植五谷的地方,蜀地的百姓土地贫瘠。
顽固的岩石和石头永远无法改变,众多饥饿的孩子将吃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今四川一带)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开篇“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两句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即五谷(指稻、黍、麦、豆、菽等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地方,使得蜀地的人们面临着土地狭窄的困境。接着“痴岩顽石长不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蜀地山多石多的自然景观,这些顽固的岩石和无尽的山脉似乎是不懈休止地占据着这片土地。

最后,“诜诜赤子将何食”这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担忧,表达了对下一代(赤子指未来的孩子们)能否有充足的粮食来源的疑问。这里的“诜诜”是形容语气中的反复语,表示一种焦虑和重复提出的问题,增强了诗句的感情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蜀地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条件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土地贫瘠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土地利用及生态平衡的思考。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出郊劝农·其四

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

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

(0)

父老

父老自何处,同来送使君。

手中一炉香,敬为使君焚。

使君无善政,父老何慇勤。

同辞答使君,去秋稼如云。

淫雨害垂成,一年计徒勤。

使君体上意,租苗放三分。

父子免流离,欢然事耕耘。

年凶米不贵,夜静犬不闻。

颦眉答父老,正缘此纷纷。

黄堂非坐处,归欤老桑枌。

(0)

铜陵阻风·其一

两年官绝塞,万里下瞿唐。

秋浦浪方息,铜陵风又狂。

五松人忆白,双竹句思黄。

今夜舟中月,中秋何处光。

(0)

子长和诗复酬二首·其二

君往东湖我左湖,田园归去亦良图。

纵如傅说妙调鼎,终羡渊明高引壶。

清峭台中各陈迹,翠微亭上偶欢呼。

江东浙右从今后,永夜月同千里孤。

(0)

游东坡十一绝·其五

江绕山城柳暗村,五年诗乱谪仙魂。

欲寻遗老问前事,楚语儿童今不存。

(0)

泊舟汉口

稍稍风波定,悠悠舟楫移。

身虽到汉口,家尚在天涯。

大别思大禹,古峰怀古夔。

山城有廖廓,归说是吾儿。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