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阳 明 洞 天 宋 /陈 允 平 万 木 阴 沉 锁 石 门 ,烟 霞 深 处 近 昆 仑 。洞 箫 声 接 玉 台 磬 ,宝 盖 影 摇 金 殿 旛 。湘 浦 有 龙 云 气 湿 ,越 山 无 鹤 露 华 昏 。灵 芝 采 尽 妲 何 处 ,溪 上 白 苹 花 正 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盖(bǎo gài)的意思: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洞箫(dòng xiāo)的意思:指人们在吹奏洞箫时,需要将气息吹入其中,形成悠扬的音乐。引申为人言辞高妙、音韵悦耳。
鹤露(hè lù)的意思:形容高山上的露水,比喻高尚的品质或才华。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殿(jīn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华丽富丽,金碧辉煌。
灵芝(líng zhī)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聪明过人。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阴沉(yīn ché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心情沉闷、阴沉不开朗。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注释
- 阴沉:形容树木密集,光线暗淡。
石门:可能指山中的门户或入口。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象征高远。
洞箫: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玉台磬:古代祭祀或音乐活动中使用的玉制打击乐器。
宝盖:华丽的伞盖,可能指宫殿上的装饰。
金殿幡:金色的殿宇旗帜。
湘浦:湘江边的地区。
龙云气湿:形容云气如龙腾,湿润清新。
越山:泛指南方的山脉。
灵芝:传说中的仙草。
白蘋花:水生植物,白色花朵。
- 翻译
- 万木阴沉笼罩着石门,烟雾云霞中接近昆仑山。
洞箫的乐声连着玉台的磬响,宝盖的影子摇动着金殿的幡旗。
湘浦之地有龙,云气湿润,越山之巅没有鹤鸣,露水在黄昏中显得朦胧。
灵芝采完了会去往哪里?溪边的白萍花正盛开得繁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阳明洞天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万木阴沉锁石门”展现了洞天被浓密树木环绕,显得深邃而神秘。接着,“烟霞深处近昆崙”暗示了洞天地理位置的高远和仙气缭绕,仿佛接近神话中的昆仑仙境。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通过洞箫与玉台磬的悠扬乐音,以及金殿宝盖随风摇曳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似乎置身于仙家之地,感受到仙乐与神殿的庄严。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进一步描绘了洞天的神奇气象,湘浦的云雾湿润,越山的露水在黄昏中显得朦胧,增添了神秘色彩。龙的出现也暗示着洞天的非凡来历。
最后,“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蘋花正繁”以灵芝的采集和溪边白蘋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洞天美景的留恋和对未知神秘的探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