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文 峰 书 院 次 韵 明 /林 俊 太 平 端 合 老 人 龙 ,卧 隐 城 南 江 上 峰 。笔 讶 草 《玄 》高 起 冢 ,膏 因 继 晷 惯 烧 松 。花 间 得 句 诸 儿 续 ,月 底 吹 箫 二 客 从 。闭 户 著 书 秋 更 晚 ,隔 溪 烟 树 夕 阳 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端合(duā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完全吻合、无任何差异。
继晷(jì guǐ)的意思:继承前人的智慧和成就。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平端(píng duān)的意思:平稳而端正,指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端正,没有偏差。
人龙(rén lóng)的意思:人们像龙一样排成长队。形容人群有序排列、纷纷有序。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卧隐(wò yǐn)的意思:隐藏、潜伏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月底(yuè dǐ)的意思:指时间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段时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文峰书院次韵》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文峰书院的隐居生活。首句“太平端合老人龙”形象地刻画出这位老人如同祥瑞的长者,身处太平盛世。他隐居于城南江边的高峰之上,环境清幽。
“卧隐城南江上峰”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场景,暗示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接下来的两句“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通过写老人研读经典,夜以继日地抄写,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敬仰,仿佛他的勤奋能触动天地之灵。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描绘了老人在花丛中吟诗作对,孩子们围聚学习,而月光下,还有友人相伴吹箫,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最后,“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则描绘了老人沉浸在书海中,直至秋夜深沉,窗外溪边的树木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更加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老者的学术追求和隐逸生活,展现了文峰书院的书香氛围和恬静的自然景色,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花.春雨
留寒禁暖。暗把春痕,蹙芳园眉妩。
绣帘高卷,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
篆烟琴韵,尽画阁、低回无语。
记去年、满树幽香,不似这番凄楚。
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都带离绪。
萋萋芳草,料遍满、昔日王孙行处。
香泥易斩,莫更啄、江洲蘅杜。
消几许、庭院黄昏,且下重帘归去。
瑞鹤仙.题汤节母杨太夫人“吟钗图”
琼台凋鹤羽。念万种凄凉,小窗倦旅。秋风无处所。
折一枝钗玉,燕随秋去。双飞俊侣。
早碧化、鲸飙鲎雨。
更间关、千里征程,还恐旧巢难住。凝伫。
思亲一夜,掩泪相看,白云红树。愁题秀句。
清镜里,断肠谱。
羡轻裘叔子,朱弦彩笔,争识旧家风度。
忆春晖、长似依依,膝前絮语。
贺新凉.和韵
燕子归来又。斗轻寒、廉纤细雨,清明时候。
绿遍阶前芳草色,妆点韶华依旧。
更消得、几回僝僽。
绿暗红稀春渐老,恐凄凉、花也如人瘦。
只愁系,万丝柳。琐窗一缕香消后。
梦初醒、这番憔悴,非关病酒。
别有伤心无限意,试问东风知否。
怎吹去、眉间颦皱。
记得当年弹指处,到而今、泪点盈衫袖。
思往事,怕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