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似谢娘浓,晴酣困未松。
啼得娇成曲,听馀恨满胸。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敌手(dí shǒu)的意思:指与自己相抗衡、竞争的对手。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看风(kàn fēng)的意思:观察风向,预测事态发展。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棋声(qí shēng)的意思:指下棋时棋子相互碰撞的声音,也比喻竞技活动中的激烈对决。
三折(sān zhé)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谢娘(xiè niáng)的意思:指感谢对方的恩情,也指不忘感恩的品德。
绣花(xiù huā)的意思:形容做事过于讲究细节,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慵懒而迷人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物的情感交织。
首联“春似谢娘浓,晴酣困未松”以“谢娘”比喻春色之浓烈,如同少女的娇艳,晴天的温暖让人感到慵懒,尚未完全清醒。颔联“莺从何处啭,人比向来慵”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的生动场景,黄莺的啼鸣从远处传来,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也显得更加慵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啼得娇成曲,听馀恨满胸”则通过黄莺的啼鸣,引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闲看风柳絮,更问绣花茸”描绘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着随风飘扬的柳絮和绣花般的茸草,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慵懒形成呼应,展现出一种淡然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隔屋渠三折,倚屏山万重”通过空间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重重叠嶂之中,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棋声惊过鸟,敌手不曾逢”以棋局的静谧与过路鸟儿的惊动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微妙展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略带哀愁的世界,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漫说良宵抵万金,闽灯高照画堂深。
精穷物相誇能事,细析秋毫觉苦心。
五彩特宜红烛映,双眸刚免黑花侵。
早期对赏人何在,卮酒停来痛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