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砭骨(biān gǔ)的意思:形容治理国家或改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非常坚定。
别浦(bié pǔ)的意思:指人们离开故乡、远离家乡,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惨惨(cǎn cǎ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惨、凄凉的样子。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放船(fàng chuán)的意思:指放手做事,不再管束或干涉。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跨鞍(kuà ān)的意思:指骑在两匹马上,同时跨过马鞍,形容能力卓越,出众非凡。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篷声(péng shēng)的意思:指大风吹动帆篷的声音,比喻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样子。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 翻译
- 愁云惨惨使寒冷更甚,冰冷如刀刺骨,皮毛衣服也无法抵挡。
马车声在南北道路上受阻,人们忙乱地赶往京城,希望能及时入宫见驾。
京城长期干旱,尘土飞扬,难得的小雨让人心生欢喜,沾湿了我们的衣帽。
骑上马鞍,心中立刻涌起江湖之志,湖面波光粼粼,河边柳树低垂。
躺下听船篷声,睡得正香甜,任由船只漂泊,不必担心回来晚了。
- 注释
- 愁云惨惨:阴沉的乌云。
寒威:寒冷的威力。
冰铓:像冰刀一样的寒气。
砭骨:刺骨寒冷。
鸣驺:驾车的马匹发出的声音。
困道路:在道路上受阻。
扰扰:纷乱的样子。
省时:及时入宫见驾。
京师:京城。
久旱:长时间干旱。
小雨:细雨。
沾须眉:沾湿衣帽。
跨鞍:跨上马鞍。
江湖兴:游历江湖的心情。
别浦:江边的水湾。
柳半垂:柳树低垂。
篷声:船篷摇动的声音。
睡正稳:睡得很沉。
放船:任由船只飘荡。
归来迟:回来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旅途中的萧瑟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愁云惨惨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两句,通过对愁云和寒风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凛冽气候中的哀伤情绪和身体上的冷感。接着“鸣驺南北困道路,扰扰人趋入省时”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所面临的艰难与孤独。
诗人在“京师久旱尘土恶,喜有小雨沾须眉”中表达了一种对天气变化的感受,从干旱到细雨,虽然只是小雨,也让他感到了一丝慰藉。随后“跨鞍便起江湖兴,波明别浦柳半垂”则转换了情绪,骑上马匹,心中对江湖景色的向往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最后,“卧听篷声睡正稳,放船不问归来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宁静与超脱,他选择沉浸在篷声中入睡,对于归来的时间并不焦虑,而是享受当下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情感的流转,是一篇秋思之作,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灵魂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兄茂载燕兄弟预者六友宜尽觞咏之乐长兄茂宽有诗因次其韵
南北东西遇合疏,偶然良会足欢娱。
豹胎供馔斥鱼婢,雀舌试汤分酪奴。
花萼成诗多共赋,竹根有酒不须沽。
借令六逸无人画,也胜当年九老图。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