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帘阴倚笑,玉笄云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换(àn huàn)的意思:指秘密地进行替换或调换。
别调(bié diào)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谈或行为与自己的心意不合,感到不悦或不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隔断(gé duàn)的意思:
[释义]
(动)阻隔,使断绝。
[构成]
动补式:隔〈断
[例句]
高山大河不能隔断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作谓语)孤鸿(gū hóng)的意思:指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画楼(huà lóu)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但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曲栏(qǔ l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行为不正直,不坦率。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商意(shāng yì)的意思:商意指商人的心思和意图,也可以表示商业交易中的意图和目的。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望眼(wàng yǎn)的意思:盼望、期待
误人(wù rén)的意思:欺骗或引诱他人,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或判断。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依约(yī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或承诺的内容行事。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玉笄(yù jī)的意思:指女子到了适婚年龄。
约黄(yuē huáng)的意思:暗中勾结、私下交易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 鉴赏
这首《瑞鹤仙》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中,女子独坐画楼,思念远方之人的凄美画面。
开篇“曲栏三四转,淡黄柳,一丝两丝残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所在的环境,曲曲折折的栏杆,淡黄色的柳树,以及那残留的细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西风绣帘卷”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引入,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
“记帘阴倚笑,玉笄云剪”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女子与某人的亲密场景,玉笄云剪的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人物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天涯近远,怅眉梭、重山隔断”两句,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山重水复,阻隔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引发了深深的遗憾与惆怅。
“唤千林、落叶飘完,露出画楼人面”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引出了女子的形象,落叶飘零,仿佛是时间的流逝,最终露出了画楼中女子的面容,这一细节处理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坚强与独立。
后半部分“不见。小塘方阁,依约黄昏,数枫新染”继续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主题,小塘、方阁、黄昏、新染的枫叶,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秋景图,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寻春旧怨,非关是、燕来晚”一句,通过对比春天与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最后,“奈灯前商意,琴边别调,又把年华暗换”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即使在灯下弹琴,也无法挽回逝去的岁月,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只孤鸿、信渺鬘天,误人望眼”以孤鸿比喻女子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期盼与等待,但最终却只能面对空茫的天空,无法得到回应,充满了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的画面,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孤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虱
虱形仅如麻粟微,虱毒过于刀锥惨。
上循鬓发贯绀珠,下匿裳衣缀玉糁。
呼朋引类极猖蹶,摇头举足恣餐啖。
晴窗晓扪屡迁坐,雨床夜搔不安毯。
急唤童子具汤沐,奔迸出没似丧胆。
童子蹙頞代请命,姑责戒励后不敢。
念其昔日到明光,曾游相须经御览。
水调歌头·其七和石林韵
世态万纷变,人事一何忙。
胸中素韬奇蕴,匣剑岂能藏。
不向燕然纪绩,便与渔樵争席,摆脱是非乡。
要地时难得,闲处日偏长。志横秋,谋夺众,谩轩昂。
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
幸有乔林修竹,随分粗衣粝食,何必计冠裳。
我已乐萧散,谁与共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