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泾通幽际,桑条拂水湄。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古泾通幽际”,点出地点的古老与隐秘,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桑条拂水湄”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桑树与水面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鸡鸣闻里社,妇馌祝田祠。”这两句通过鸡鸣声和妇女为田神祠献食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鸡鸣是清晨的标志,而妇女前往里社和田祠的行为,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抚字惭无术,催科复有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治理地方上的自谦与无奈。抚字,即治理地方之意;催科,指催收赋税。诗人承认自己在治理上可能有所不足,同时又面临着定期催收赋税的压力,体现了官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常来肥掾坐,驯雉愧芳规。”诗人经常来访肥掾(古代官职名),并与之交谈。然而,他却因未能遵循良好的礼仪规范而感到羞愧,特别是面对驯雉(驯养的野鸡)时,这种自省的态度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乡村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官员在治理地方时面临的挑战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虞山
驾发吴城隈,言臻琴川路。
触炎振短策,凌虚纵遐步。
幽崖转盘纡,苍林莽回互。
翠屏千余仞,虬螭肆蹲踞。
嵌空标玲珑,错采变晨暮。
巧岂椎凿功,力由神物护。
穷岩缀玄珠,飞泉喷深树。
随风奏宫商,映日炫丹素。
疑兹琼瑶宫,诧彼仙灵住。
因崇访道心,亦资济胜具。
悠然遇安期,逍遥陟玄圃。
答庞策斯兼柬冼厚光孝廉
鸡声断续鼓声咽,布被蒙头双耳热。
飞蚊扑面蚤跳踉,四壁鸣虫尽饶舌。
老夫半夜不曾眠,移床去就梅花月。
旧梦不如新梦佳,起坐空斋书咄咄。
庞君在世颇聪明,得得相寻微漏泄。
夜来梦作赤梢鱼,受侮沙虫甘涸辙。
须臾化作金翅鹏,撞破天根空月窟。
鸴鸠斥鴳笑不休,遍界苍蝇自喧聒。
梦中说梦不自知,真幻凭君为决别。
前村更有冼孝廉,方便寄声如是说。
莫怪痴人说梦多,当局者迷观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