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杰阁(jié gé)的意思:杰出的人才或建筑物。
金吾(jīn wú)的意思:金色的守卫,指守卫皇宫或重要场所的卫士。
藐视(miǎo shì)的意思:藐视指的是看不起、轻视或不屑的态度。
墨迹(mò j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写字拖沓、磨蹭,不干脆利落。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生像(shēng xiàng)的意思:形象生动、逼真。
疏拙(shū zhuō)的意思:形容笨拙、不熟练、不灵活。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拙句(zhuō jù)的意思:指写作拙劣、技艺低劣的句子或诗句。
逍遥物外(xiāo yáo wù wài)的意思:指心境高远,超然物外,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 翻译
- 不需要询问守夜人行程如何,这次我要去自由自在地游历世外。
半山腰的云雾中隐藏着夜晚的住所,悠扬的笛声伴随着归家的牛群响起。
欢喜瞻仰那尊高大的三生佛像,对广大的丛林和四海之州都心怀轻蔑。
为了写下这洗涤尘俗的粗陋诗句,谁能想到墨迹会留存至今。
- 注释
- 金吾:古代官职,负责宫门警卫。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坞:山腰的凹地,这里指山中小屋。
宿雾:夜间停留的雾气。
横笛:横吹的笛子,形容笛声悠扬。
濯缨:洗去冠缨上的尘埃,比喻超脱世俗。
疏拙句:粗糙而质朴的诗句。
墨迹:指书写的痕迹或作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声之的作品,名为《游石佛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游览石佛寺时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金吾"指的是守卫宫门的武士,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心境,不需要询问任何限制,只想随心所欲地前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半坞白云藏宿雾,一声横笛下归牛。" 这两句描绘了石佛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在此获得的心灵滋润。"半坞"形容山势如同屏障,"白云藏宿雾"则是对山中云雾缭绕的生动描述,而"一声横笛下归牛"则展现了诗人在听到了牧童吹奏的笛子声后,与归来的牛群一起回家的宁静画面。
"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寺中塑造的佛祖及圣者的景象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喜瞻"表明诗人对这些神圣形象有着敬仰之情,而"藐视"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仿佛能够俯瞰整个世界。
"为写濯缨疏拙句,谁言墨迹至今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和对传世佳作的期待。"濯缨"指的是洗笔的水,"疏拙句"则是形容诗人的作品虽不华丽但却蕴含深意,而"谁言墨迹至今留"则是在肯定自己的文学才华,希望自己写下的文字能够流传后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