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其二》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其二》全文
明 / 钱谦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松孤梅冷竹空虚此地惟堪著老臞

守类宋株从笑拙,幽同齐谷合名愚。

乌瞻好屋犹将母,燕贺新堂亦引雏。

富贵不来行乐耳,莫嫌三复咏山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老臞(lǎo qú)的意思:指人老态龙钟,精神不振。形容年老体衰,精神不振。

冷竹(lěng zhú)的意思:指心思深沉、内心冷静、不动声色的人。

三复(sān f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反复推敲、修改,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

宋株(sòng zhū)的意思:宋株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不自量力,高估自己的能力或价值。

同齐(tóng qí)的意思:同齐意为同等齐全,指各方面都完备或一致。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燕贺(yàn hè)的意思:燕贺意为祝贺,表示向他人表示祝贺或庆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寂而高洁的夏日景象,以松、梅、竹构成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孤独而又坚守节操的内心世界。"松孤梅冷竹空虚"四字,展现出环境的清冷与空旷,松树独立,梅花傲寒,竹林虚静,寓言了诗人的孤傲和淡泊。

"守类宋株从笑拙,幽同齐谷合名愚",诗人自比为宋国的守株待兔之人,虽被嘲笑为拙者,却甘愿像齐谷那样幽居,以愚为名,表达了对世俗智慧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乌瞻好屋犹将母,燕贺新堂亦引雏",乌鸦看到好屋尚知孝顺母鸟,燕子也为新堂的建立带来新生,诗人借此表达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朴素期待。

最后两句"富贵不来行乐耳,莫嫌三复咏山枢",诗人表明自己并不追求富贵,只是单纯享受宁静的生活,不厌其烦地吟咏山中的生活,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满足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怀古为题,借景抒怀,展现诗人清高孤傲、淡泊名利的品格的诗作。

作者介绍

钱谦贞
朝代:明   字:履之   号:耐翁   籍贯:常熟(今属江苏)

钱谦贞,明末藏书家、刻书家。字履之,号耐翁。常熟(今属江苏)人。钱谦益从祖弟。早谢举子业,唯喜藏书,与冯舒等藏家多所酬唱并往借古籍。曾建“怀古堂”以奉养老母,作“竹深堂”、“未学庵”为藏书楼,校雠不断,书签横列。仿唐陆龟蒙,明窗棐几,丹黄点勘不辍;效宋赵明诚,金石翰墨,金石彝鼎环列。明亡入清后,以坎坷未得志而卒。抄本有李群玉《唐风集》、李益《李君虞诗集》、方干《元英集》等,所抄书格纸版心有“竹深堂”三字。藏书印有“钱履之读书记”、“竹深堂”等。子钱孙保,藏书亦富。著作有《未学庵诗稿》。
猜你喜欢

寄李商老兼简文若季弓

有客春来传尺书,书词字字敌琼琚。

经时伏枕沉绵甚,异县论交消息疏。

物外高情想三凤,眼中何物当双鱼。

遥知小弟凄凉意,骑省归来正望庐。

(0)

寄汪信民二首·其二

系缆符离日,君行殊未归。

寄书问毫杜,有梦向江西。

不见挥犀柄,顿惊响马蹄。

殷勤具鸡黍,多谢德公妻。

(0)

中秋示座客

去年中秋时,我病起复仆。

苦遭水帝子,百计推不去。

床前客问病,草草壶觞具。

酬献呼稚子,应答烦老妪。

今年幸强健,佳节欣会遇。

况有座上客,萧散如鸥鹭。

尊前清兴发,岂数青蚊聚。

南山又朝隮,晚雨细如雾。

难追阿连玩,徒咏希逸赋。

阴晴天下同,吾事亦何预。

不须渊有珠,遑恤食无兔。

人无百中秋,对月复几度。

幸逢方外交,姑乐酒中趣。

君看清夜徂,草上已多露。

(0)

和周焘合江亭·其一

炎夏江风冷欲冰,坐陪袁谢有馀清。

旧闻蜀地四时雨,今快岷山千里晴。

旋切银丝尝鲙味,聊攲玉枕听滩声。

晚来忽起扁舟兴,更傍中流看月行。

(0)

移居碧泉

买山固是为深幽,况有名泉例可求。

短梦正须依白石,澹情好与结清流。

庭栽疏竹客驯鹤,月满前川寺补楼。

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邱。

(0)

豁然阁

长风东南来,浊浪挠清镜。

小轩寂寞人,默视心境静。

扁舟暂淹留,思与孤鸿迥。

洞庭眼中物,何必更乘兴。

顽石漫巑岏,终惭泗滨磬。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