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
得泉如沸汤,旱土湿未彻。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倒戈(dǎo gē)的意思:倒戈指的是原本站在一方的立场,突然转而支持对立方,背叛原来的一方。
沸汤(fèi tāng)的意思:形容气氛热烈、激动或争论激烈。
昊天(hào tiān)的意思:昊天意为天空,泛指天上的事物。也用来形容极高、极大。
悔祸(huǐ huò)的意思:悔祸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后悔已经发生的祸害。它表示一个人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感到后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泼剌(pō là)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暴、蛮横。
起龙(qǐ lóng)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象征着事态的迅速恶化。
散灭(sàn miè)的意思:指物体分散消失或人们分散逃散。
牲玉(shēng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情感的赞美和珍视。
踏车(tà chē)的意思:踏车是指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行驶的动作。
天工(tiā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艺术作品。
徒设(tú shè)的意思:徒劳设想,白费心机
晚稻(wǎn dào)的意思:晚稻是指秋季种植的稻子,也用来比喻晚年时期的成就或收获。
无徒(wú tú)的意思:没有学生或徒弟。
早稻(zǎo dào)的意思:指早熟的稻谷,比喻事情成熟得早或者人才出现得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艰辛的图景,通过对比早晚两季稻谷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农民对于自然灾害和天气变化的无奈与希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将早稻比作“倒戈”,形象地展示了其茂盛而弯曲的姿态;晚稻则“不及秀”,显现出成长不足的萧条景象。
诗人通过对日炙和根土烈日的描述,传达了旱灾带来的干涸与痛苦。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的情景,则反映出了人们在干旱中寻找水源的迫切心情。得泉如沸汤一句,表明即便找到水源,也只能稍解燃眉之急。
老农祝天工,叩额眼垂血,是对上苍的祈求和悲痛的情感表达。游云不作雨、风至辄散灭,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苦恼。而昊天未悔祸、牲玉无徒设,可能是对上天或权贵的一种控诉和无奈。
最后,谁能缚妖魃,敕起龙泼剌,是一种渴望英雄出现、能够解决困境的愿景。在这里,“妖魃”象征着自然灾害或社会混乱,而“敕起龙泼剌”则是希望有一股强大力量来拨乱反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和天气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确定性,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更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
封侯未遂,任腾骧骐骥,孙阳难觅。
唤起痴龙休再伏,且访天涯陈迹。
极浦烟霞,大江形胜,付与中流楫。
琴清鹤韵,胜游聊壮行色。
纵目一叶扁舟,乘风去也,划破琉璃碧。
山色湖光摇不定,化作秋魂萧瑟。
残梦回潮,孤篷转雨,都到词人笔。
记游新句,奚囊子细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