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枕唯便睡,晨窗不展书。
- 翻译
- 夜晚枕着枕头就能轻易入睡,早晨的窗户也不再打开读书。
学习文学的热情逐渐减退,与世隔绝的情况更加明显。
年老应当在山涧间务农,或许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
即使粗茶淡饭也能满足,不再感叹没有鱼肉可吃。
- 注释
- 夜:夜晚。
枕:枕头。
唯:只。
便:轻易地。
睡:入睡。
晨:早晨。
窗:窗户。
展:打开。
书:书籍。
学文:学习文学。
真:确实。
渐:逐渐。
懒:懒散。
疏:隔绝。
老合:年老应当。
耕:务农。
山涧:山中的溪流边。
恩容:允许或接纳。
石渠:可能指隐居之地。
餐:吃饭。
毡:粗糙的垫子,比喻简朴生活。
堪:能够。
饱:满足。
鱼:比喻丰富的物质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繁杂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夜枕唯便睡,晨窗不展书" 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世间的喧嚣,对于学问也失去了追求,只是随遇而安,没有更多的欲望。
"学文真渐懒,与世况全疏" 强调了诗人对于学术和文学的兴趣日益减少,也不再关心世事,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老合耕山涧,恩容寄石渠" 描述的是诗人已经年迈,只愿意在山林之间耕作,以此自足。"恩容"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给予的恩赐,而"寄石渠"则是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涧之中,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餐毡亦堪饱,不叹食无鱼" 表示诗人对于饮食也非常简单,无论是吃什么都能感到满足,不会因为没有美味的食物而叹息,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题子厚祠堂
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
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
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
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
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
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
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
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
食菜羹示何道士
穷冬海道绝,瘴雨晴墟里。
何以知岁丰,未卯炊烟起。
先生清梦回,科髻方隐几。
獠奴拾堕薪,发爨羹藷米。
饱霜阔叶菘,近水繁花荠。
都卢深注汤,米烂菜自美。
椎门醉道士,一笑欲染指。
诫勿加酸咸,云恐坏至味。
分尝果超绝,玉糁那可比。
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
毕生啜此羹,自可老儋耳。
录以寄徐闻,阿同应笑喜。
赠癞可
可师有奇骨,吐语愕众口。
秀如出盆丝,媚若春月柳。
旧咏雪梅词,便觉落渠后。
抱痾亦同粲,视身一尘垢。
卧看东溪云,悬瀑激窗牖。
庐山久无僧,殿阁空华构。
谁知千岩胜,竟入此郎手。
我痴世不要,冷落如弊帚。
但意君可夺,独能容我不。
长沙竹笋闻于天下大者可十斤重食之甚甘而不冰脾昔渡湘欲作诗未暇也今复过之酬以此篇
地入长沙莫叹卑,竹萌径尺旧相知。
九重才复金门籍,万里先参玉版师。
契阔累年真负口,裴徊弥月未妨脾。
渭川风味那能对,中有离骚九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