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戍(biān shù)的意思:边界上的军事防线或边境地区的军事哨所。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翠螺(cuì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或色彩鲜艳。
防边(fáng biān)的意思:防止边界失守,保卫边疆。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龙朔(lóng shuò)的意思:指秀丽的景色或美好的前景。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明驼(míng tuó)的意思:指明显的痕迹或迹象。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天险(tiān xiǎn)的意思:指非常险恶的地方或情势,形容极其危险的局面。
危岩(wēi yán)的意思:形容困难重重或险阻艰险。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作阵(zuò zhèn)的意思:指人群聚集、集结在一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首句“天险何年辟翠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古代开凿山道的惊叹,将居庸关比作翠螺般的险峻。次句“銮舆想见昔经过”则暗示了这里曾是皇家行宫的必经之路,体现了其重要地位。
“山连上谷秋声壮”写出了秋天居庸关周边山脉的雄浑气势,秋风呼啸,增添了壮丽的自然音响。接下来,“地近卢龙朔气多”点出地理位置临近边塞,暗示了此地的军事意义,但诗人并未渲染战争气氛,而是转向和平景象。
“曲涧成群嘶牧马,危岩作阵走明驼”通过描绘马群在山谷间奔腾和骆驼在危岩间穿梭的画面,展现了边疆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边防的安宁。
最后两句“时清不用防边戍,裕国长输例税科”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期无战事的欣慰,以及国家税收从边关得来的繁荣景象,寓意着居庸关在和平时期依然为国家富强做出了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居庸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为依托,寓言于景,既展示了边塞的雄浑,又体现了盛世的安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送僧还南岳
辞僧下水栅,因梦岳钟声。
远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
风高寒叶落,雨绝夜堂清。
自说深居后,邻州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