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春兰(chūn lán)的意思:春天盛开的兰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秋菊(qiū jú)的意思:形容人老而有韵味。
山王(shān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享有崇高地位的人物。
陶远(táo y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野鹜(yě wù)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迅速,形容人的身手敏捷。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家鸡野鹜(jiā jī yě wù)的意思:比喻聪明的人在错误的地方,不得其所。
- 鉴赏
这首诗《放言二首(其一)》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对比“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赞赏。
首句“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以“莲社”和“竹林”为引子,暗喻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其中“陶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山王”则可能指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文人聚会的不足。
次句“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则直接进入了主题,将“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进行对比。这里的“家鸡”象征着被束缚、缺乏自由的事物或人,“野鹜”则代表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事物或人;“秋菊”象征着坚韧不拔、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春兰”则代表了生机勃勃、在春天里盛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无需比较,各自绽放即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鼓励人们尊重差异,欣赏万物的独特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