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二首·其一》
《放言二首·其一》全文
金 / 史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春兰(chūn lán)的意思:春天盛开的兰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秋菊(qiū jú)的意思:形容人老而有韵味。

山王(shān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享有崇高地位的人物。

陶远(táo y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野鹜(yě wù)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迅速,形容人的身手敏捷。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家鸡野鹜(jiā jī yě wù)的意思:比喻聪明的人在错误的地方,不得其所。

鉴赏

这首诗《放言二首(其一)》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对比“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赞赏。

首句“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以“莲社”和“竹林”为引子,暗喻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其中“陶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山王”则可能指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文人聚会的不足。

次句“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则直接进入了主题,将“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进行对比。这里的“家鸡”象征着被束缚、缺乏自由的事物或人,“野鹜”则代表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事物或人;“秋菊”象征着坚韧不拔、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春兰”则代表了生机勃勃、在春天里盛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无需比较,各自绽放即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鼓励人们尊重差异,欣赏万物的独特之美。

作者介绍

史肃
朝代:金   字:舜元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生辰:约公元1195年前后在世

史肃(约公元1195年前后在世)金代诗人。字舜元,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侨居北京路大定府合众县(今辽宁省凌源县西北)。
猜你喜欢

谢顾副言问疾

久谢公家事,时劳长者车。

可怜新病后,未觉故人疏。

渭北偏饶梦,河南近得书。

相忘吾岂敢,欲出怯篮舆。

(0)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其十三

陡觉文书静,相将立夕阳。

伤心宁福位,无复夜熏香。

(0)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其九

画烛双双引,珠帘一一开。

辇前齐下拜,欢饮辟寒杯。

(0)

题池州九华山·其二

客逢佳节若为酬,地主相邀上北楼。

满目奇观风日晚,一襟清兴不胜秋。

笑倾琥珀欢无极,醉指芙蓉看未休。

莫怪群山竟遮映,数峰高处愈风流。

(0)

醉中遣兴·其六

饮酒莫妨事,吟诗休费心。

酒从閒里饮,诗向兴来吟。

(0)

信之和余酬贾非熊三字韵见寄因再赓元韵以复之·其四

旧隐翳闾白霫南,故山佳处好停骖。

贪嗔痴者元无一,诗酒琴之乐有三。

菱芡香中横短艇,松筠声里称危庵。

有人问道来相访,一碗清茶不放参。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