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趋欲止,翠峦卓且崇。
天晴鸟唤侣,屋敞林环丛。
净土忆开院,岁晚回其踪。
我客谁则主,歌欤牧牛翁。
上与山响答,下与江声通。
百亿(bǎi yì)的意思:指数量巨大、极其庞大的数量。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黄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黄色的花朵,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山响(shān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回荡。
释子(shì zǐ)的意思:放下儿女情长,舍弃个人感情。
石骨(shí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强不屈、不易动摇的品质或本质。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响答(xiǎng dá)的意思:形容回答迅速、响亮。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子宫(zǐ gōng)的意思:指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器官,用以孕育和孕养胎儿。
这首诗描绘了湘山寺周边的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的宁静氛围。首句"黄华趋欲止"暗示秋意渐浓,菊花收敛,而"翠峦卓且崇"则展现了山势峻峭和高耸。接下来,诗人通过"隔江峭壁面,定窟释子宫"描绘了寺庙坐落在江边峭壁之上的景象,以及其深邃的禅窟。
"天晴鸟唤侣,屋敞林环丛"描绘了晴朗天气中鸟儿鸣叫,寺宇周围林木环绕的生动画面。"仰焉石骨秀,百亿秋芙蓉"运用比喻,赞美山石如芙蓉般秀美,富有诗意。诗人表达了对净土的向往,表示在年终时会返回这里。
"妙明知徙塔,色相火一红"暗指佛法的智慧转移,塔身颜色鲜艳,犹如火焰,体现了佛教的庄严与色彩。"我客谁则主,歌欤牧牛翁"以疑问表达,客人来访,主人可能是那位牧牛的老人,生活简单而自在。
最后两句"西堂月初白,杵杵三更钟"描绘夜晚月光皎洁,寺内传来三更的钟声,与山间回荡的声响相互应和,展现出寂静而和谐的夜晚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山寺的环境和僧人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敬仰。
山翁种栋野塘上,岁久根株如邓林。
高标上拂星汉迥,长枝下盖千人阴。
气凌风雨力排荡,根盘厚地穷幽深。
甬水回波恣润泽,龙山飞翠连萧森。
玄蚁移封不敢近,游龙挂影时兴霖。
白鹤生子于其上,露下青天扬远音。
山翁依之结茆屋,百里亭亭望乔木。
手校诗书课子孙,身备人伦化乡曲。
万石何惭古朴风,太丘善变浇漓俗。
憩阴看山谁与语,投竿取鱼非所欲。
有子乘骢清四方,顾此讴吟意恒足。
君不闻陶令五柳垂清风,王氏植槐生上公。
李翁之栋兼二美,家声世泽何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