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末江山行舟的画面。"晓色千樯去"展现了清晨时分,淡淡的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木,给人的感觉是时间在缓缓流逝。而“长江八月时”则定格了季节与地点,使人感受到秋意渐浓。"雨淙山骨出"中的“雨淙”,形容连绵细雨后的湿润环境,而“山骨出”则是对山势的生动描绘,山脉如同动物的骨骼一般显露出来。"槔擉岸形卑"中,“槔擉”指的是树木在江岸边形成的遮蔽和挤压感,而“岸形卑”则表达了岸线的低矮不齐。
接下来的“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展示了一种荒凉与孤寂。"野水畬田黑"描绘了野外的水面和田地在秋日的阴霾中显得黯淡无光,而“荒汀独鸟痴”则是对一只孤独鸟儿在荒废的河滩上徘徊,似乎陷入了一种痴迷状态的描写。
最后两句“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社会环境的满意,同时也反问为何有人会说出行在山中的人行动迟缓。这里的“清世”暗示了一种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的氛围,而“谁道出山迟”则可能是诗人对某些批评的声音进行了回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评价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通过对江山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映射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