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之亲之尔惬无,教兮养兮吾何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澄鲜(chéng xiān)的意思:清澈而鲜明的样子或态度。
东顾(dōng gù)的意思:回头看,转头看
扶老(fú lǎo)的意思:扶持老人,携带幼儿。形容尊敬老人、关心儿童。
呵斥(hē chì)的意思:指严厉责备或斥责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堀堁(kū kè)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或志向宏伟,有远大的抱负。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摩肩(mó jiān)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肩膀相碰撞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趋走(qū zǒu)的意思:迅速离开或逃跑
随行(suí háng)的意思:跟随行动,一同前往。
同乐(tóng lè)的意思:一同欢乐,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刻。
仰瞻(yǎng zhān)的意思:仰望,向上看;向高处瞻仰。
以后(yǐ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的将来,也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百姓们纷纷前来瞻仰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与民众的喜悦之情。
首句“昨来堀堁每飏尘”,描绘了皇帝出行时尘土飞扬的壮观场面,暗示了皇帝的尊贵身份和出行的隆重。接着“许民跪觐禁趋走”一句,点明了百姓们对皇帝的敬畏之心,他们不敢随意行动,只能恭敬地跪拜。
“春郊雨霁气澄鲜,喜以民同乐以后”两句,转而描写春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皇帝与百姓共享欢乐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羽林呵斥今不须,随行一任纷左右”表明了皇帝出行时秩序井然,不再需要护卫大声呵斥,体现了皇帝的威严与百姓的自觉。
“仰瞻扶老而携幼,笑呼摩肩还接肘”描绘了百姓们或扶老携幼,或欢声笑语,人潮拥挤的热闹场面,表现了百姓对皇帝的拥戴与敬爱。
“东顾即闻西者怨,后来复与前为偶”则通过百姓们的反应,侧面反映了皇帝出行给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无论是抱怨还是跟随,都显示出百姓对皇帝的尊重与期待。
最后,“行未十里聚数万,咫尺马旁尽翘首”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短短十里路程聚集了数万百姓,他们紧贴马旁,翘首以待,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尊之亲之尔惬无,教兮养兮吾何有”则是诗人对皇帝的赞美,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与感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认为皇帝的尊贵与亲民是国家繁荣的基础,而自己作为臣子,所能做的只是教导与养育百姓。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乾隆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君民关系的和谐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