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席无争者,犹惭道未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径道(jìng dào)的意思:直接的途径或方法。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吏卒(lì zú)的意思:指官吏和士兵,也泛指官员和下属。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秋原(qiū yuán)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秋季大地辽阔、丰收的景象。
山向(shān xiàng)的意思:山势向某个方向延伸,形容某种趋势或倾向。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坐席(zuò xí)的意思:指在宴会、座谈会等场合中,坐在正中央或重要位置的座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前往武阳,夜宿于民家时所见所感的场景。首句“秋原衰草遍”点明季节与环境,秋天的原野上,衰败的草木铺满了视野,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投馆日黄昏”进一步渲染了时间与地点,日落黄昏时分,诗人投宿于民家,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相映成趣。
“驽马知径道,空山向旧门。”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即使是一匹劣马也知道回家的路,而人在空旷的山中,也向着熟悉的旧门走去,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情感。
“农人依鸟隼,吏卒偶鸡豚。”这里通过农人和吏卒的行为,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农人以鸟隼为伴,或许象征着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吏卒则与鸡豚为伍,可能暗示了他们的生活相对简朴,与动物相伴。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不同职业群体的生活面貌,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百态的细致观察。
最后,“坐席无争者,犹惭道未尊。”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反思。在这样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中,人们似乎都能安享其乐,没有纷争。然而,诗人却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道德修养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这种自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思考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